深圳坚持党管人才 构建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发布时间:2019-12-26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鹿筱悦


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办事提供便利,基本行政事务实现了“一窗通办”。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12月的深圳湾畔,冬日的阳光温暖柔和,与它毗邻的人才公园已经坐落在此两年有余。不远处的高新区聚集着深圳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与高端金融人才,与人才语录石上所刻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几个大字遥相呼应。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一年来,深圳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积极抢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机制、政策、服务等领域改革创新、先行示范,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圈。

强化党管人才的制度建设

强化制度建设是坚持“党管人才”的关键。

近年来,深圳出台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新时代党管人才的实施意见、鹏城英才计划等,搭建起“顶层法规文件、综合政策措施、配套实施办法、具体操作规程”四个层次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巩固政策优势,在人才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同时,深圳把党管人才、发挥政府作用与坚持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做到政府不缺席、不包揽,市场“挑大梁”“说了算”。具体而言,就是大力推进放权松绑,授权用人主体“自主评价”,在华大基因、光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开展自主评定高层次人才试点;支持行业组织“业内评价”,将78个评委会119个专业的职称评审工作全部下放给38家行业组织;引入市场标准进行“市场评价”,将人才薪酬待遇、获得的风险投资等作为人才评价重要依据。

为了激发各引才主体的积极性,深圳还设立人才伯乐奖和院士培养奖,对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的企事业单位、人才中介组织等,给予奖励。在刚刚过去的11月,2019年“深圳人才日”聘任颁奖仪式上,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技术大学、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荣获2019年度“人才伯乐奖”。

“筑巢”引港澳青年北上创业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为吸引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梦想,深圳注重柔性引才用才,“筑巢”引港澳青年北上创业。

对此,深圳先行先试深耕“改革试验田”:在前海试行境外高端人才15%个税优惠政策基础上,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探索研究境内人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港澳青年来深创业,设立前海青年梦工场,引进孵化平台12个,孵化港澳创业团队199个。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展厅内,一个集合了无人机+通信+全息投影技术,通过无人机在天空中编队,加上各种全息投影的人物、物品以及舞美设计等,可以将“舞台搬到夜空”的产品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该产品的负责人姚刚是一名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博士,两年前,他在香港听到“梦工场”正在支持双创,在了解了前海的相关政策后,决定来这里创业。“我们来这创业可以拎包入住,办公地点和员工宿舍首年都是免费的,这里还有许多孵化平台和投资机构,对于青年创业团队来说太便捷了!”

高层次人才引进结出累累硕果

为更好地服务高层次人才,目前,深圳已建成全市统一的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组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杰出人才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向高层次人才发放“鹏城优才卡”,人才凭卡可直接办理23项便利服务;投入1000亿元设立人才安居集团,专责筹集建设人才住房。

朱英杰作为国家级领军人才,被引进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脑认知与脑疾病的研究。在深圳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朱英杰感受到了“一路绿灯”的保姆式服务,从车辆牌照到子女入学再到医疗保障,朱英杰没有操任何心。“唯一一次到人社局的办事大厅,是要办国家级领军人才的证书,所有材料相关部门都给我准备好了,我只需要去签个字。”

这些鲜活的人才故事有力地展示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累累硕果。去年12月以来,深圳留学回国人员从7万名增加到13万名,形成新一轮人才加速集聚的高峰期。(记者 方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