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排头兵 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0-01-09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吴猛

面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历史机遇,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圳建市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踊跃思考、谋划,积极建言献策如何支撑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对标全球标杆城市制定产业发展计划

依托科技创新高标准建设国家智慧城市标杆市,市政协委员陈宁、邱宣建议,打造AI产业样板示范效应,推进“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提高超大型城市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依托人工智能芯片持续创新,助推深圳人工智能规模化落地的同时推动我国自主安全可控建设;探索“国资+民企”模式创新,加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前沿技术应用安全准则研究,探索先行先试法规出台,为深圳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离不开国土空间的有力保障。市政协委员高锦民提出,以超前规划城市空间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放开城市更新容积率限制,保证产业空间高质量发展;加快住房用地供应,实现产业用房与生活配套平衡、产城融合;尽快规划建设城市地下快速干道,实现交通路网立体布局等。邓桂洪等18位市政协委员提出,大力推进深圳旧工业区综合整治,推动先行示范区产业空间提质增效。他们联名建议,对“改工类”的复合式综合整治降低政策门槛,放宽申报条件,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对辅助性公用和配套服务设施等一般综合整治,放宽类型、允许加建的方式及比例限制等。

朱舜华等14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对标全球标杆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他们建议,制定促进时尚与科技融合的行动计划,并每年持续修订和完善,推动深圳科技创新与全球时尚产业的深度合作。

精准回应百姓关切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每年“两会”,养老、医疗、教育、生态、交通等民生热点痛点问题都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待。如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今年持续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注。

市人大代表廖远飞介绍,作为市政府重点办理的市六届人大常委会重点建议之一,深圳在全面推进“1336”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出台系列惠民政策时,将更加注重以精准对接为靶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回应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2020年,深圳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11项主要任务、34项具体任务按时落地,基本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高水平“都市养老”服务体系,力推社区居家养老,加快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对路面提升改造等事关民生的工程,市政协委员欧阳绘宇建议引入社会监督模式,加强对城市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和部门间联合协作,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尽量减少反复施工;同时建设单位要在项目施工前做好交通疏解工作,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管理。

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善育”,市政协委员王翔建议尽快推进和落实深圳的学前教育条例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促进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创新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水平的学前教育服务模式。

拓展合作空间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来自港澳地区的代表委员也高度关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如何跑出“加速度”,从金融、科技、教育、交通、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建言。

市政协委员方舟认为,应把握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把河套地区产业为导向的合作模式尽快拓展到各区域,打造更多的“跨境合作走廊”;将香港青年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搭建香港青年到深圳实习和就业的平台。

市政协委员陈国雄建议,应协同港澳建设先行示范区,开展深港澳三地金融产品跨境对接和创新,促进三地资本跨境流通;联合深港澳高校力量,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先试,规则创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立法权,突破法系,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城市示范。

■深圳特区报记者秦绮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