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联链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繁忙火热。
◀观湖街道复工复产服务小组工作人员深入企业指导疫情防控。
观湖街道为佳能精技立志凯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安装5G红外测温系统,助力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观湖街道高精精密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做好职工日常体温监测,做到防疫和复工复产两不误。
春分时节,龙华区观湖街道春意盎然。
走进高新园区,总投资150亿元的三一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工地上,停摆的塔吊又转动起来,园区内企业生产有条不紊。顺着观澜河畔沿街而上,临街商铺及各大商场陆续开业,市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辖区2800多家工商贸企业100%复工复产,锦绣科学园(二、三期)、三一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捷顺科技总部基地、联嘉祥新材料研发中心、翰宇创新产业大楼等重大产业项目马力全开,织就一幅“只争朝夕”的复工复产繁忙图景。
抗击疫情,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人,观湖上下铆足了劲,用坚定的必胜信心,奏响复工复产的最强音,展现出观湖强大的行动力……
“硬”防疫“暖”服务
政企同心战疫共渡难关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健康,复工复产关系发展大计。问题在一线,需求在一线,行动就在一线,干部就到一线。
为了精准服务、精细服务、高效服务,观湖街道按照“先大后小、分类推进”的总体原则,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选派30名干部下沉街道的基础上,观湖街道再整合抽调人员力量,将街道企业复工复产服务队伍增加到21支,深入企业一线指导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同时,街道办制定并广泛发布《关于做好企业复产复工的温馨提示》《致观湖街道各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一封信》,简明扼要说明企业复工复产注意事项。各社区网格组通过塔式微信群主动发布工作信息、解答企业疑问、收集企业备案资料,大大加快了资料收集和对接精度。
一手抓复工,一手抓防控。为缓解企业复工复产后测温设备不足而导致一线测温人员工作负荷过重的情况,观湖街道提前谋划、提前准备,通过各种途径筹集5G+红外测温系统及便携式热成像测温设备,根据复工复产需要,陆续投放到天虹商场、富士施乐等辖区员工较多的重点企业及商场超市人员密集场所体温检测点,帮助企业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观湖辖区共有166个工业园区,入驻园区企业达2200多家,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稳步推进,出入园区的人流车流激增,园区疫情防控也处在最吃劲的关键时期。为此,观湖街道在粮食工业园、金雄达工业园试行基于钉钉平台的园区电子通行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无需另外增添硬件设备,只用园区内企业在平台上进行通行申请和审批,审核通过后的企业员工可实现扫码进出,实现园区“封闭式”管理,对园区内人员流动做到全盘掌握,预防疫情输入和园区扩散,大大提升了园区管理防控效能。
此外,观湖街道还采购一批“钉钉智点B1”免接触考勤设备,为辖区重点企业全覆盖配置。这套设备可免录入指纹,实现实人实地、安全精准考勤签到,管理员完成设备绑定即可开启全员蓝牙考勤;免网络,不受限于网络条件,适用性更强;免排队,打开蓝牙、打开钉钉位置授权,5米范围内即可完成蓝牙考勤打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交叉接触带来的潜在传播风险,为企业疫情防控再添一道智慧防线。
活用政策“及时雨”
精准施策加速复工复产,达产增产
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
“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少行业可谓经历了一场严冬,有的企业甚至面临生死存亡。共克时艰之时,我们遇到的不少问题是前所未有、复杂繁琐的,可以说每项工作都有新挑战,如果还按常规去对待,显然是行不通的。”观湖街道经济服务科主要负责人表示,在做好服务这个环节上,还真得跳出“日常”才能跟得上形势,要活用政策“及时雨”,在服务上多做“加法”,企业负担上则千方百计做“减法”。
为进一步实现企业复工复产“四个到位”,聚焦“服务企业全覆盖无遗漏”和“解决问题不拖延”两大重点任务,观湖街道在此前成立“综合协调专班、政策宣讲专班、走访服务专班、物资保障专班”四个专班的基础上,再成立“协调减租退租专班、融资专班、劳资纠纷调处专班”三个专班,推动社区股份公司、非国有企业、个人业主减免企业租金,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切实减轻企业复工复产经济负担。同时成立16个工作小组,调动市、区、街道共134名干部和网格员,用一周时间,对辖区全部2812家企业通过上门、电话等方式,全覆盖、无遗漏开展政策宣讲和走访服务。
为更精确的找准服务“靶点”,观湖街道将“省复工复产20条”“市惠企16条”“区助企11条”等优惠政策,制作成“惠企”清单,通过上门解读、企业微信群推送、派发宣传册、制作视频广告等各种方式宣传宣讲,让企业及时掌握。同时,将企业劳动用工情况、企业资金链融资情况、企业防疫物资保障情况等5大类40多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困难诉求制作成“需求”清单,逐条梳理分析,分门别类汇总研究,通过助力企业“线上招聘”“共享员工”、为银企业对接当牵线“红娘”等务实举措对症下药解难题。
深圳市杰普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观湖辖区较早复工的企业之一,但受疫情影响,公司有100多名员工滞留在湖北,无法“满血”复产。一面是员工短缺,一面是订单交货时间迫在眉睫。观湖街道工作人员在走访园区重点企业时了解到这一情况,马上盘点辖区企业用工现状。“通过盘点,我们发现同一栋楼内有一家企业产线还没有马上恢复,但部分员工已到岗,处于空闲状态。”观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受“共享经济”启发,街道提出企业之间“共享员工”的解决方案,在街道相关部门协调下,杰普特光电与一墙之隔的这家公司达成了“共享员工”合作,“借用”该公司员工1-2个月时间,一举解决了企业各自的难点。搭建“共享员工平台”,也成为观湖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一大创新举措。
复工复产后,融资困难、资金紧缺等一系列难题叠加,不少企业面临“开工难”。观湖街道发动各工业园区、各股份合作公司的主动担当,为复工复产带来“暖心”力量。目前,已有16个园区对企业有减免措施,惠及249个企业,涉及金额960多万元;天虹商场、佳华商场有对商户和柜台减免租金,惠及专柜供应商及商户312家,涉及金额227万元;37个股份合作公司同意集体物业减租,惠及近600家企业及租户,涉及金额1100多万元。同时,街道办专门成立银企对接专班,当起“红娘”,为银行和企业“牵线搭桥”对接,帮助企业解决贷款、融资等问题,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和底气。
“疫情是对我们的一次实战考核,给我们创新企业服务方式带来新的探索。”观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把防疫期间主动服务、扫除障碍、共渡难关的意识和能力变成今后服务企业的“常态”,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机遇。接下来,观湖街道将坚持“有事服务、无事不扰、服务前移、贴身周到”理念,完善“并联服务”机制,全面开展分级分类挂点服务企业,对辖区规上企业以及正在规划建设和即将引进入驻的重大产业项目,实行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专人专班联系服务,统一走访内容、统一政策口径、统一汇总反馈,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同时,通过加快建立健全全域产业地图和产业用房信息平台,认真落实好区产业用房租金指导价等惠企政策,千方百计压降企业运营成本,推进企业尽早达产、增产,全力争当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尖兵。
创新“突围”
启动智造观湖“新引擎”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抓复工复产,更要抓高质量发展。
观湖坐拥锦绣科学园、观澜高新园两大高科技园区,龙华区“科技核”鹭湖科技文化片区也坐落于此。作为一个科创实力雄厚、创新动能充足的街道,观湖承续了深圳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的基因。
日前发布的《龙华区2020年重大项目计划》里,包括捷顺科技中心、锦绣科学园(二、三期)、三一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汇川技术总部等重点产业项目均位于观湖辖区。在走访中笔者看到,经历一场重大疫情洗礼,辖区重大项目汇聚的观湖,再次涌动着建设热潮。
“三一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是三一集团全球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际科技型园区,项目建成后,将加快推动观湖制造向智造观湖转变。”观湖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借助辖区优势产业链,观湖将加快推动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为经济发展增活力,添后劲。
接下来,观湖街道将集聚创新链,高质量打造鹭湖新城智造中心。强化鹭湖片区的创新孵化和科技服务功能,积极承接“双区驱动”的创新资源,打造辐射深莞中部集合城市的科技创新中心。全面融入梅观产业创新走廊,先手布局智能制造总部基地,引导形成“科技创新+研发智造+生产基地”产业协作模式。充分用好高新园纳入市国家高新区的“国字招牌”,争取市、区将5G、区块链技术等创新型产业和高端人才向辖区倾斜,努力将鹭湖新城打造成为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创新发展新高地。
同时,重点做强三大产业集群。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主阵地,针对大多数园区“小散乱”布局和低效发展现实,制定落实好“一园一策”,推进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加速提升园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突出培育优势产业链,依托高新园、锦绣科学园、横坑水库西侧产业园等创新载体,聚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三大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地向上下游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支持富士施乐提产扩能,加快推动汇川技术、华润三九(二期)、联得自动化、普门科技等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做大做强三大产业集群。对正在建设的锦绣科学园二、三期,横坑水库西侧产业园,三唛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等项目,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努力实现好项目就有好空间。强化链式招商、精准招商,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招商队伍,瞄准世界500强以及细分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紧扣辖区优势产业链,大力引进一批带动性大、支撑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为观湖经济蓄能加力,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智造观湖。
(孙波吴素红白冬张宇红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