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中概股互联网头部公司选择港股二次上市成为了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上周,网易率先开启新股发行,获得投资者积极认购。本周开始,京东也启动发行不日将登陆港股。在阿里巴巴之后,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低成本二次上市的方式实现回归。
随着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越来越多的中概股纷至沓来,何时能够纳入港股通,成为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股东引发投资者期待。
二次上市制度降低挂牌成本
中概股回归掀起热潮,多家内地互联网公司瞄准港股作为二次上市地。
网易本次新发行逾1.71亿股普通股,获得了37万投资者超300倍认购,发行热度可见一斑。根据安排,网易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并于6月11日正式开始交易。京东也在本周开启发行,据港交所披露的文件,京东6月8日起在港二次上市公开募股,拟在港发行1.33亿股新股,最多募资超过40亿美元,最快将于6月18日正式挂牌。
除了网易和京东,好未来、新东方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也不断传来。
根据港交所上市政策,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如果想回港二次上市须符合四个条件。第一,属于新兴产业。第二,已在英美成熟市场上市,即纽交所、纳斯达克或伦交所,且至少保持两年良好合规记录。第三,市值不低于400亿港币;或市值至少达到100亿港币,同时最近一年营收大于10亿港币。第四,发行人须证明其主要上市地,在法律、规则等方面拥有与香港相当的主要股东保障水平。
富途证券金融与企业服务总裁邬必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次上市简化了企业上市步骤,而以往中概股采用的先私有化退市再上市的做法,相当于一次新的IPO,期间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二次上市对于希望回港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制度红利。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定价有效性
二次上市,对于中概股来说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
市场人士认为,二次上市都会牵涉到新股发行,随着总股本的扩张,都会推动公司市值的增长。同时,本地投资者更熟悉本地公司,对于定价的有效性也会提高。
邬必伟表示,选择两地上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司能够筹集到更多资金用于自身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实现全球24小时无时差投资,那些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回归香港市场以后,就可以实现同一个时区交易。此外,大批公司回港上市后亦将进一步大幅拓宽投资者的投资范围。
“选择两地上市,意味着两个市场的股票是打通的,当市场出现特殊情况时,如美国要求企业摘牌、退市等等,企业可以迅速把在美国上市的股票按照一定固定的比例转回香港,从而更好地去应对更多突发问题。尤其当前国际局势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回归港股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防守性做法。”邬必伟指出。
海通证券分析师荀玉根认为,受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和中美关系紧张影响,中概股在美发展前景同样面临不确定性,部分中概股开始踏上回归之路。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发展成熟且包容性大的市场,港股成为了中概股回归的首选地。
中概股回归将提升港股质量
随着互联网头部公司回到港股,如今A股与港股的互联互通渠道已经打开,内地投资者可以成为这些公司的股东了吗?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成为首家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两地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尽管市场对于将阿里巴巴纳入港股通的呼声很大,但一直未能成行。
阿里巴巴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而根据监管要求,这一类公司纳入港股通需满足上市满6个月加上20个交易日的条件,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时间尚未达到这一硬性要求。另外,沪港通本身也并未对中美两地同时上市的企业“开绿灯”。
东吴证券最新研究指出,目前沪深交易所仍未批准第二上市股份成为港股通目标,即便短期内政策进行调整,阿里巴巴最快仍要9月或以后才有望纳入港股通。由此可见,京东与网易能否纳入港股通仍然需要时间和政策安排。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头部公司回归港股,业内人士对于港股给予了积极预期。邬必伟表示,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寻求在港二次上市,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无疑有巨大的正面影响。尤其是像阿里、网易等头部科技公司回归港交所,将有望大幅提升整个港股市场的质量和结构。长期来讲,这将进一步巩固和维护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深圳特区报记者熊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