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减负 超6000亿元

发布时间:2021-01-26来源:深圳商报编辑:吴猛

1月25日,深圳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0年财政工作及“十三五”财政工作成效,研究部署“十四五”及2021年财政工作要点。记者了解到,2020年深圳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89亿元,增长3.9%;“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6000亿元。

2020年,深圳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89亿元,增长3.9%。其中,中央级收入5932亿元,增长5%;地方级收入3857亿元,增长2.2%。尤其是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市财政系统把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快速响应、主动出击,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全国率先启动应急资金拨付机制,率先建立防疫采购“绿色通道”,率先落实患者救治政策,全年共投入87.7亿元用于疫情防控。充分释放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在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实施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除政府物业租金等深圳“惠企16条”政策为企业“加码”减负。持续加大财政民生投入,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2838.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近七成。教育、卫生健康、住房保障、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18.8%、31.3%、36.1%和37.9%。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安排科技研发资金134亿元,较2018年翻番,其中37%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2020年,深圳市财政管理工作综合绩效突出,再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通报表扬和资金奖励。

同时,“十三五”期间,深圳财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5年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达4.48万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年总量达1.76万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88%;5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6000亿元;每年财政支出均保持在4000亿元以上,5年支出总量达2.18万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107%;九大类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近七成,其中教育、医疗支出年均增幅分别达到24.1%、23.9%,明显高于其他领域;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68.4亿元,其中专项债达822.4亿元,有力支持稳投资补短板。

会议指出,2021年将大力实施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政保障能力,促进深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完善民生供给服务财政保障体制,让市民群众美好生活成色更足质量更高;以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财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记者陈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