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深圳前海受理窗口”及“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服务工作站(前海世茂站、前海嘉里站)”正式启动。同时,前海商标受理窗口发出第一份商标收文回执,标志着开启前海知识产权保护新里程。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深圳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万件,约占全国总量7.23%,五年以上维持率83.7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9.1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8倍,均稳居全国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9.59万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36.13%,连续17年排名全国第一;2020年,全市商标申请量58.47万件、商标注册量36.29万件,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充分反映了深圳创新主体对商标申请注册的旺盛需求。
前海商标受理窗口是国家局在深圳设立的第二个商标受理窗口,体现了国家局、省局对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前海商标受理窗口的设立将大幅缩短前海及周边地区企业申请办理注册商标业务的时间成本,更大程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推动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截至2020年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4751家,其中港资企业12808家。2020年1-12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实际使用外资46.26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占深圳市比重53.3%,占广东省比重19.7%,占全国比重3.2%。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服务工作站(前海世茂站、前海嘉里站)(以下简称“市外企服务工作站前海站”)将发挥商协会联系外资企业的纽带作用,为外资企业提供业务指引、产业政策解读、投资咨询、投诉受理和协调解决等服务,助力前海外商投资企业经营发展,促进和带动外商投资服务水平质量提升。
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海商标受理窗口及市外企服务工作站前海站的运作,将给企业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同时聚焦对港服务,推进前海外资促进服务创新,擦亮前海服务品牌,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记者苑伟斌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