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南山飘溢出民生幸福味道

发布时间:2020-01-15来源:深圳商报编辑:吴猛

 

图为一等奖、二等奖(右上图)、三等奖(右下图)颁奖现场。


南山民生事业发展再迎一件大事喜事,1月14日,南山区举行第三届“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颁奖仪式,表彰大赛前10名的项目。

南山区委书记王强、区长黄湘岳、市民政局副局长陈文清和南山区领导饶红蕾、胡芸、王小蓉、谢炳文,以及部分南山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出席。

服务无止境,惠民不停歇。在现场,王强表示,近年来,南山区以民生微实事为抓手,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事务,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精细化水平。民生微实事开展4年多来,累计投入资金达5.9亿元,实施项目超过9000个。依托民生微实事项目遴选,坚持“百姓点菜、政府买单”,精准对接民之所需,从帮助独居老人到关爱留守儿童,从保障食品安全到守护身心健康,努力做好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颁奖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认真开展民生微实事工作,用民生微实事撬动大民生,打造民生幸福‘样板城区’”。

600多个单位参加,大赛激活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最近,在第十三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推选活动中,南山荣膺“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区级)”和“创新包容强区”两项大奖,是深圳13年来首次获得该荣誉的区。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

第三届“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自2019年6月启动,历时7个月。相对于往年,实现了“三大跨越”。

——大赛报名有热度。本届大赛共收到2281个参赛项目,较往年增加895个,增加了65%,创历史新高。项目涉及到助老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特殊人群服务、妇女服务、职场服务、社区文体服务、卫生健康服务、社区建设与发展服务、街道特色项目服务等共计9个类别。各分赛区征集项目均突破200个。其中,粤海街道分赛区项目达318个,居9个分赛区之首。

——大赛参与方有广度。参赛主体622个,其中企业393个,占比63%;社会组织190个,占比31%;高校及创业团队39个,占比6%。此外,在评选环节,大赛均采用大评委制,除邀“两代表一委员”、媒体代表,还引入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等组成500人次的评委方阵,使项目亮点纷呈、量质齐升。

——获奖项目有高度。经过层层评选,180个专业水平高、民众需求强、服务效果好的优质服务项目从2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南山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库。

“科技+民生”深度融合,大赛让南山群众有更多科技幸福感

科技促民生,为民“益”起来。

在现场,南山区民政局长周庆芝介绍,为体现“南山元素、南山品质”,第三届“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按照“政府搭台、人民出卷、参赛方答卷”的工作思路,优化了大赛方案。

2019年3月,主办单位深入8个街道开展调查研究,专门开展《南山区民生微实事“金点子”工程调研》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发放10000余份调查问卷,社区党委、党群服务中心、辖区居民等超过百人参与座谈,由群众提、群众议,开出微实事需求清单。

民有所呼,项目有应。

经过九大分赛区的初赛、决赛及区级总决赛,“自闭症陪伴机器人”“肿瘤筛查项目”“健康管理平台”等一大批本土企业的科技项目、科技产品脱颖而出,将进入到社区服务群众。

最终,“好习惯助我健康成长——儿童行为管理课程”等20个项目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好习惯助我健康成长——儿童行为管理课程”以趣味亲子类课程的形式,让家长能够正确了解并学会如何“快狠准”培养孩子形成好习惯,改善家长与青少年儿童的沟通不当、交流困难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家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及时发现孩子可能会或者已经出现的问题行为,在早期进行干预和预防。促进家长和孩子养成良好有效的沟通方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三等奖项目“纳米防滑黑科技,科学助老共安居”,关注社区老年人居家安全和生活质量,引入国家科学园孵化的高新纳米渗透防滑技术,从源头排除老年人因地面湿滑跌倒摔伤的可能,打造安全和谐的老年友好型社区环境。

创新引领区街联合,大赛让南山人民享受到更多特色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2019年,南山九大类民生支出达227.2亿元,高质量办理民生实事20项、民生微实事3200多件,南山区民生微实事入选“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南山区福利中心二期PPP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开设长者助餐点86个。

民生微实事大赛是南山区探索民生微实事供给侧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党建引领、科技惠民的民生微实事“南山路径”的重要实践。

第三届“智惠民生”微实事大赛首创“1+8+1”的赛制模式,由1个区级总决赛统筹,8个街道分赛区及1个专业赛区并行,实现区级、街道两级赛事并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南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统一组织,制定赛事框架,各街道结合自身情况与特点、需求,开展街道分赛区赛事。

南头街道以“千年古城文化南头”、南山街道以“平安和谐共融共享”、西丽街道以“互助共融美好西丽”、蛇口街道以“文化传承文化共融”、粤海街道以“产城融合科技街区”、招商街道以“国际招商美丽家园”、沙河街道“文化街区温馨家园”、桃源街道以“三区融合人文社区”等各具特色的赛事,完美呈现“一街道一特色”。

大赛二等奖项目——西丽街道客家传统粄食手工传授工作坊,通过开展客家美食分享会和客家粄体课程,带领居民参与客家粄、客家小吃等传统美食制作与品尝。食客味,交流客家文化,感受浓厚客家氛围,将客家“粄”文化价值嵌入居民生活,全民传承,形成特色的社区文化。

老有颐养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民生发展格局的“七有”目标之一,据此,大赛特设了“智汇助老创益南山”助老服务专业赛区,共征集项目218个。经过初赛评审、决赛路演,最终“纳米防滑黑科技,科学助老共安居”“花果山社区‘邻里守望互助互帮’”“‘花漾年华’轻度认知障碍者园艺关爱计划”“运动改变大脑,社区老人活力重现计划”4个项目拔得头筹,晋级区级总决赛。

2019年,南山区全年共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3232个,经逐级评选,共产生优秀项目40个,占比为1.2%,可谓“百里挑一”。

“2020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优化民生微实事工作体系,精准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周庆芝说。

郑恺何葱兰/文吴永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