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唯平:坚韧自律感恩是深圳企业家胎记

发布时间:2020-08-05来源:深圳商报编辑:陈昕辞

海川股份创始人、董事长何唯平,最为注重企业技术创新。

走进位于福田区天安数码城天经大厦的海川股份总部,看到的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部分成果展示:有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铺装混凝土产品与技术,还有盾构可切削混凝土配筋等等。这些产品,都是海川“雄霸”市场的“看家本领”。目前,海川的产品已应用在全国数百项重点工程中。

日前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海川股份创始人、董事长何唯平表示,企业的发展有赖标准,而这是“中国创造”的魅力所在,而自己也将企业使命定位为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从内地辞职来深“下海”

上个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深圳朝气蓬勃的氛围和独特的地域优势,让何唯平向往不已。1990年,年届而立之年的何唯平不顾家人反对,从内地辞职来到深圳“下海经商”。

医药是何唯平瞄准的第一个领域。在做医药贸易的几年里,他发现相对西方国家而言,中国的原创药很少,很多药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从采购到订货有时要1年。不仅过程麻烦,价格还十分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药到底为谁服务?为什么是西方企业在控制药的标准?在流通领域能不能有‘中国制造’?”很长一段时间,何唯平一直在思考这几个问题。直到有一次,公司与德国某知名公司做生意,却被对方“过河拆桥”。这件事深深刺激了何唯平,让他意识到企业做标准的重要性。“我发现,德国在19世纪初期,还是相对落后的西方国家,但是20世纪初发展成为能与英法匹敌的强国,这是与德国实施标准化建设战略分不开的。”何唯平说。

1995年,何唯平放弃利润丰厚的贸易代理,创建了海川股份,决定实施标准化建设,走实业发展的道路。

“会当运动员,也要会当教练和裁判”

海川股份是一家以低碳工程材料、环境给排水处理技术、数字色彩技术为研发目标的企业。“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何唯平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给海川定下的目标很高:要打造技术研发的平台,更要走标准化战略。

但标准具体怎么做?何唯平那时虽没有实战经验,但医药代理的经历,让他决定选择在技术和专利上进行深耕。“想用专利抢下市场话语权,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何唯平回忆道,海川创立之初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但很庆幸自己选择在深圳创业。因为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深圳企业有机会和海外机构合作,并引进海外人才资源,同时还能从全国聘请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和专业人才,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海川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年,海川股份就申报专利152件,其中发明专利117件,占总数的80%。到2007年时,海川股份的专利申请已经排名全国第七、广东省第五;2012和2013年还先后获得了中国专利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令人骄傲的成绩。”何唯平说。

此时的海川在行业里已经小有名气,但对何唯平来说还是不够:“我们既要当运动员,也要当教练和裁判。”何唯平口中的“运动员、教练、裁判”,对标的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

何唯平在标准制定蓝图上“安营扎寨”,第一个领域是颜色体系。“颜色涉及到每个人的心理感受,明度、色调、彩度不一样,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也不一样,但当时我国并没有统一的颜色体系标准。”何唯平带着海川的技术人员,很快就编制了国家标准《中国颜色体系》和《中国颜色体系样册》。2002年,海川成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建筑色彩体系标准及相关技术产品”的企业,在行业标准里“一炮而红”。

“我们从开始研发到制定标准花了8年时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一般企业没有这个耐心。”何唯平表示,在制定标准上,自己是个非常有韧性的人。

有一次,海川代表中国与日本联合竞选国际标准化组织——水再利用技术委员联合秘书处,“我们交了很厚的英文材料,经过了多轮投票,在美国不认同我们的情况下,我们最终还是成功了,很多成员国被我们的专业和诚意打动。”说起当选的过程,何唯平颇感自豪。

目前,海川股份已先后代表中国承担了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国内联合秘书处工作、5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作组的召集人或秘书处工作;6个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或工作组的秘书处工作;先后主持、参与编制或修订的国家、行业标准共99项,其中国家标准49项。

“深圳创业环境特别好”

聊起创业体会,何唯平说,“在深圳创业是幸福的。”他眼中的深圳,由来自大江南北的人组成,大家敢闯敢拼、大胆创新、多元包容,这是深圳人的特点,也是深圳企业的特点。何唯平表示,在深圳创业这些年,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政府给予了企业充分的自由和政策关怀。

“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都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自律的意识,以及懂得感恩的情怀,这是深圳企业家的胎记。”每当有人想向何唯平讨教“创业经”时,他就告诉他们,创业肯定会遇到资金、人才、市场、研发等诸多困难,但日子总要过,饭总要吃,只要你坚持和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南方中心主任、大湾区及亚太海绵城市联谊会主席、全球水资源再利用标准委员会国际部部长、海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何唯平众多的身份中,眼下让他最自豪的是“深圳人”。

在何唯平看来,“深圳人”的身份伴随着一种使命感。“作为深圳2000万人的一份子,我常说,我最大的自豪都是来自于身边的人。“何唯平相信,在深圳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20年,深圳一定会成为国家乃至国际上最重要的国际化城市之一。在深圳“树荫”下成长的海川,将来不仅有望成为“百年老店”,更能够以承担国家和国际标准为使命,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

深圳商报记者袁静娴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