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30日,深圳市百万职工消费扶贫采购节启动。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2020年中国的关键词。在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深圳把动员社会力量帮扶作为重要方向和着力点。
据统计,在2020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深圳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在广东省、深圳市总共认捐15亿元,消费扶贫“以购代捐”总额超5亿元。随着“深企帮千村”的深入推进,平安、腾讯、恒大等民营企业主动肩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打造了一批深圳社会扶贫的新品牌,谱出一曲“政府搭台、市场相助、全民参与”的合奏乐章。
民企创新模式拓宽扶贫路
在广西脱贫攻坚进入最吃紧的时候,深圳市共组织动员120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与广西47个挂牌村结对帮扶,实现了“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国家挂牌督战村全覆盖,签订帮扶协议计划捐赠帮扶资金2600万元,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实施道路硬化、水柜修缮、文化设施建设等61个民生项目。
疫情防控期间,万科、迈瑞等企业今年已向百色、河池捐款达4.86亿元,比去年增加1.58亿元。诸如恒大“整体帮扶”、万科捐资助学、华侨城旅游扶贫、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等项目在深圳对口帮扶地区如雨后春笋般落地生根,拓宽了对口帮扶地区的脱贫奔康之路。
国企打造定点扶贫“教科书”
新联村、石福村、官田村等一个个定点扶贫村接连脱贫摘帽,喀什深圳城、深哈产业园、深河产业城等一座座共建产业园拔地而起。自2016年5月开展新一轮扶贫工作以来,深圳市国资委及所属26家国有企业定点扶贫广东河源、汕尾27个贫困村。产业共建涉及新疆喀什、西藏察隅、广西百色河池、广东河源汕尾等9省(区)11个地区。
此外,特区建发集团、深农集团、盐田港集团等26家市属国企扎实开展定点扶贫,重力推进产业共建,创新开展党建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
社会组织展其长求实效
近年来,深圳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到“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发挥自身专业所长,主动对接精准扶贫项目,涉及医疗健康、教育扶贫、特殊人群服务、产业扶贫等领域。
此外,自今年4月初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社会力量助力国家挂牌督战村以来,深圳社会各界力量深入广西国家挂牌督战村,实地调研,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将最后攻坚阶段力量再集中。
消费扶贫点燃全民扶贫热情
随着深圳市消费扶贫行动的深入开展,深圳市以消费扶贫创新为重点推动营造全社会扶贫大格局,通过建立消费扶贫中心(深圳)、扶贫产品消费券、各区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展销中心、消费扶贫电商平台等措施,打破贫困地区农产品“产、供、销”壁垒,激活了深圳市民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
今年4月以来,为缓解疫情对贫困农户带来的冲击,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龙岗区共发放超过2500万元的扶贫产品消费券,点燃鹏城百姓的消费扶贫热情。其中,福田区扶贫消费券核销率超50%,位居全市第一,深圳市民参与扶贫消费近500万元,实现了“拉动消费+消费扶贫”的双赢效果。
深圳晚报讯 (记者邱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