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深圳企业文化界迎来新春第一场盛会!由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与新优势首席文化官俱乐部共同举办的特区公益讲座在深圳市民中心多功能厅激情开讲。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李瑞琦出席了讲座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李部长倡言“城市文化新发展呼唤企业文化创新”。现与您分享李部长精彩发言。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特区企业文化公益讲座”!在座各位都是深圳各大企业的高管、首席文化官和企业文化工作者,以及企业文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你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深圳企业文化事业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希望!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和新优势首席文化官俱乐部联合举办。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始创于1989年,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主管,从事并推动深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研究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在过去二十多年时间里,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为深圳特区的企业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无论是学术研究、交流观摩还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时风声水起,轰轰烈烈,全国各地的有关单位和企业纷纷组团到深圳参观学习,形成了把企业文化建设寓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深圳经验。
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在“十三五”期间,全国人民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今年年初,市委宣传部正式发布了《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认准一个目标,实施一套方案,构建五大体系,一年干几件实事,坚持数年,必见成效”的工作要求,对未来五年的城市文化创新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逐步将深圳打造成为精神气质鲜明突出、文化创新引领潮流、文艺创作精品迭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设施功能完备、文化服务普惠优质、文化传媒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充满活力、文化形象开放时尚、文化人才群英荟萃的国际文化创意先锋城市,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
城市文化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分离。众所周知,企业文化的形成会受到城市公共文化的深层影响,与此同时,企业作为城市构成的重要主体,企业文化的群体导向以及丰富性、活跃度往往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内涵、成长高度和繁荣水平。这一现象,在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体现得尤为明显。过去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深圳涌现出了包括万科、华为、中兴、招商、平安、华侨城、腾讯等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她们扎根于特区这片沃土,汲取特区文化的丰厚养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更以自身非凡的文化力,不断凝练着城市精神、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推动着特区文化的蓬勃发展,蜚声海外的“深圳十大观念”,其中就有不少都萌芽于深圳的企业界,是深圳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有力注脚。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底,深圳拥有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近百万家,目前深圳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
其一,企业文化建设异彩纷呈、有机交融。如前所述,在深圳,无论是国有、民营,还是外资、股份制企业,也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互联网行业,都有很多优秀代表,它们的企业文化也各具特色、充满魅力,并且交相辉映、共融共生,美国杜邦、沃尔玛、星巴克、日本YKK等跨国公司的文化在深圳同样得以根植与传承;
其二,企业文化研究资源浪费、严重滞后。深圳企业文化实践领先全国,如华为的“奋斗者文化”、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文化”、华侨城的“创想文化”、腾讯的“开放文化”等都是全国企业界广泛推崇和学习的榜样;但是,与企业实践水平相比,深圳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推广有很大差距,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没有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文化深圳品牌。
其三,企业文化建设参差不齐、良莠并存。在深圳,大多数企业由于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和价值认知存在误区,对如何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没有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指引,导致企业领导者不能从经营哲学与实践的高度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足够重视与投入,企业文化工作停留在办内刊、搞活动等肤浅层面,甚至出现重大的方向偏差、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伴随着互联时代的到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实施,在推动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征程中,深圳企业文化的创新无疑已成为重塑深圳城市精神和创新发展城市文化的重要基石。简而言之,深圳企业文化创新肩负着两大重任:
第一,变个体进步为群体进步。即:重视标杆树立、知识传播与人才培养,帮助更多的深圳企业真正认识企业文化的价值、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进而自觉重视并系统性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更好营造创新、诚信、人本、社会责任的氛围与环境;
第二,变实践领先为理论领先。提升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水平,让丰富的企业文化实践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用理论指导实践,培育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大力宣传推广深圳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打造“深圳企业文化”品牌,使之成为一张更加响亮的城市名片,让深圳智慧为中国的创新创业时代提供有益借鉴。
为此,今年三月,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广泛听取会员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数易其稿,起草拟订了《2016-2020深圳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规划明确强调了深圳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指导思想,即顺应企业发展规律,按照“引领、推动、支持”的核心理念,结合推进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结合新时期深圳精神的塑造和深化,结合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彰显企业文化的价值,进而促进深圳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和深圳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研究会的定位,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联合会、行业协会,未来五年深圳企业文化研究会将在四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壮声势,努力营造深圳企业文化建设的浓郁氛围;二是抓研究,正确引领深圳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三是搭平台,大力推动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探索实践;四是出实招,切实为深圳企业服务,出台支持深圳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依据规划,研究会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构建立体传播交流平台。开通“特区企业文化”网站、《特区企业文化》微信公众平台,编辑《特区企业文化》内刊,与报刊、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合作,开设专栏专题,推出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力宣传深圳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和成功经验,形成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2、开展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整合各方专业研究资源。加强全国、省内同类企业文化研究会/协会以及与我市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与院校研究机构、企业文化咨询机构和文化传播服务机构的良性互动,建立深圳企业文化智库,用最新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推动我市企业文化发展。
3、创建示范企业,打造企业文化示范基地。指导我市企业创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企业,组织开展巡礼活动。组织会员单位开展诚信兴商活动。打造深圳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将其作为我市、乃至国内外企业文化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
4、组织培训学习参观考察。组织会员单位文化官、政工师讲座培训、参观考察,对全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大型股份公司、民营企业等开展“首席文化官”及“企业政工师”培训。针对不同行业特别是深圳市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培训、咨询辅导服务,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高起点发展。
5、举办企业文化交流活动。经常性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与专业机构合作,举办“深圳企业文化艺术节”,包括“深圳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交流展”、书法、绘画、摄影、微电影和文艺表演大赛,为会员单位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使大家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中受益。
6、推出一批企业文化成果。与专业机构合作,通过专题征稿、专题调研和联合研究等方式开展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经典研究,编写《先行——深圳特区35年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案例汇编》,发布《深圳企业文化年度报告》或“深圳企业文化创新榜”,出版《深圳企业文化研究》,组织编撰《深圳文化产业年鉴》等。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2016年是实施深圳企业文化建设新的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是重振深圳企业文化建设雄风的关键一年。因此,我们也称之为“深圳企业文化建设元年”。再过十天,即2016年4月28日深圳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将召开新一届年会。“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此,我真诚地邀请各位加入到研究会的行列中来,以此为新的起点,同舟共济,在大力推进本企业的文化创新、以优秀文化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协力驱动特区文化的创新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的形象代言和有益补充,为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城市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城市文化的创新发展呼唤企业文化创新。最后,预祝大家通过本次公益讲座活动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预祝广大深圳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获得丰硕成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