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或储备了300余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2012年,刘自鸿拉上了几个伙伴,在硅谷和深圳同时开始创业。“柔宇科技刚开业时只有几个人,刘自鸿还在深圳的朋友家里打了半年地铺。”樊俊超说。
公司成立早期,刘自鸿每天甚至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白天忙于美国事务,晚上处理深圳工作。这些年,他在中美往返的旅程累计已超过100万公里。不少柔宇员工感叹刘自鸿的勤奋,“经常凌晨两三点收到他的邮件,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是第一个来公司的人。”
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柔宇终于迎来收获。2014年8月,柔宇成功研发出厚度只有0.01毫米,卷曲半径为1毫米的柔性屏幕,这也成为目前全球最薄的柔性显示屏。
刘自鸿把研发、制造超薄柔性显示屏比作在豆腐上盖大厦,“要在豆腐上盖大厦还能住人,上面的东西全部要变,不能再用钢筋水泥,不然肯定把豆腐压坏了。”
此后,为了实现产业化,柔宇也于去年7月在深圳龙岗建成首条超薄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触控产品量产线,设计产能达100万片/月。“现在,我们正准备将产线继续扩大,提高产能,生产出更多的柔性显示产品。”刘自鸿说。
4年来,柔宇横跨中美两地,建成了自己的办公、研发、生产基地,并在世界范围内申请或储备了300余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
“工匠精神”助力产业化
“创新是一个方面,创新之后怎么把它实现出来,是靠对产品充满‘工匠精神’的打磨。”刘自鸿说。
2015年9月,柔宇发布可折叠式高清智能移动影院柔宇X;2016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柔宇发布一款弧形汽车中控;根据自主研发的柔性电子传感技术,柔宇未来也将推出多款相关产品……
刘自鸿介绍,这些产品均体现了柔宇“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产品本身需要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把艺术的成分加入到产品当中。”刘自鸿说。
以柔宇的弧形汽车中控产品为例,这款产品仅靠一个弧形屏幕,就能够将传统汽车中控台的显示、按键等全部集于一体。“这款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弯曲,对汽车的结构设计和人车互动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樊俊超说。
事实上,除了汽车领域,可穿戴电子设备、衣物、智能家居等都是柔宇相关柔性技术的应用方向。近期,柔宇已先后与中国移动、李宁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朝着产业化之路前进。
“想象空间、市场空间都很广阔,但还需要我们对产品更加精益求精,更加注重产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加追求‘工匠精神’。”刘自鸿说。
(新华社深圳5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