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激发传统产业动能
双创大潮中,创客是灵魂,企业是主体。
近年来,深圳商事主体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16年8月,深圳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159.06万户,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50.29万户(包含分支机构),商事主体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按常住人口计算(1137.89万人),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20户、拥有企业123户,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
如果说小微企业是市场中的小舢板,那么大企业就是大船。与草根创客或小微企业的放手一搏相比,拥有更多市场资源的大型企业,该如何应对双创大潮?
早在2014年底,腾讯就对外发布了“QQ物联智能硬件开放平台”。今年6月,腾讯创业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针对创业者的痛点,特别推出了“初创企业开公司必备”、“全方位的创业法律服务”、“人力资源一站式服务”三组创业必备套餐。而在过去一年内,已有30个腾讯众创空间在全国落地,总共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形成了创服、创孵、创投、创培、创星、创联为主的六大众创生态战略。
另一家基因领域的龙头企业——华大基因也在挖掘创新资源,在打造行业生态系统平台方面持续发力。2015年9月,华大基因发起成立了“蓝色彩虹”孵化器,计划每年投资20家生命科学初创公司。首期入围项目7个,投资资金规模达3亿元。
柴火创客空间创始人、深圳矽递科技CEO潘昊认为,传统产业与科技创新需要更深层次的结合,创客作为带着“火种”的人,可以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传统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创新,而创客首先是创新者。另一方面,创客也需要与传统工厂协作,来更快速地实现创意的产品化、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