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沃土 东方硅谷

发布时间:2017-08-16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方之颖

大疆公司2016年产值突破100亿元,8年增长1万倍。图为今年6月9日大疆在深圳展示最新推出的无人机“晓”。

“你问我为什么选择深圳?因为这里就是各种创新资源最优渥的东方硅谷啊!”8月2日,因率先发明了可穿戴计算机和增强现实眼镜而被誉为“可穿戴计算之父”的多伦多大学终身教授斯蒂夫·曼专程赶到深圳。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良好的营商氛围,宜人的生态环境,最终吸引了这位曾考察过多座中国城市的科技大咖将建立可穿戴计算研究院的橄榄枝抛给了深圳。

“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在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过程中,深圳前瞻布局颠覆性技术、先导性产业,勇当引领式创新先锋和新经济领跑者,以创新优化供给方式、提升供给效率,以创新突破新技术、创造新供给、催生新需求,推动供给能力全面跃升。

引领式创新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让体内流淌着创新基因的深圳进一步凸显领先优势,吸引越来越多像斯蒂夫·曼这样的创新达人融入深圳的建设,让创新梦想不断在鹏城生根发芽。

让创新“立”起来 工匠精神淬炼质量金字招牌

“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一年前,任正非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已经在“科技无人区”内闯荡多时的华为依靠一份靓丽的半年报,让外界见证了其砥砺前行的勇气和智慧。

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8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在协助全球运营商持续推进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华为引领了5G合作创新。华为智能手机上半年发货量达到7301万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与三星、苹果形成三雄格局。

2017年是深圳的“城市质量提升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强化深圳质量领先优势,率先打造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始终坚持质量主攻方向,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进一步将大质量大标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华为的崛起,是中国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引领式发展的励志故事,更是深圳创新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深度演绎。

让创新“大”起来

不止于一树高更要万木常青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深圳创新草原上,已跑出一批批骏马,更不断涌现黑马、快马。

华为、中兴分别成为全球最大和第四大通讯设备制造商,腾讯成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比亚迪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研祥智能是全球第三大特种计算机研发制造厂商。一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层出不穷。大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开启消费级无人机新市场,占据全球约八成市场份额,2016年产值突破100亿元,8年增长1万倍。优必选公司产值去年增长了6倍。今年7月中旬登陆创业板的华大基因上市以来一口气收获了19个涨停板,这家在深圳盐田一处旧厂房内打拼的“独角兽”机构,短短数年间,就从参与、追赶、同步,成长为行业内公认的“基因测序航母”。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些企业在长大后,更注重产业生态整合,为众多创新力量搭建起点平台。

依托一只外形乖巧的“小企鹅”,腾讯“蓄水养鱼”。去年夏天上线的腾讯创业服务平台针对创业者的痛点,推出了公司注册、法律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创业服务。目前已有数十个腾讯众创空间在全国落地,总共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今年3月,腾讯创新创业基地成功入选深圳市首批创新创业基地。

“我们希望依托腾讯公司深圳总部优势,探索构建以腾讯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力争到2020年时,扶持1000万创业者,孵化1000家市值过亿的公司,培养200个亿万富翁。”腾讯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说。

这种不止于一树高,更看重构筑整片森林生态系统的气魄,正将深圳打造成一片肥力惊人的创新沃土。这里不仅有已经在众多领域内发挥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还有细分领域里的单打冠军,更有无数正在创新路上奔跑的中小微创业企业和创客。

据统计,深圳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8037家,5年增加近6000家。每千人拥有的商事主体和企业数,均居全国前列,创业密度更是高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