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缘何成为企业家之城

发布时间:2017-08-18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方之颖

对话缘起

刚刚过去的7月,财富杂志公布了新一届世界500强榜单。腾讯的上榜,使得深圳这座城市拥有了6家500强企业——平安、华为、正威国际、招商银行、万科、腾讯。6家的数量使得深圳在国内城市中排名第三。但是换一种特殊的统计方式,只计算民营企业,不计算“中字头”、“国家队”,深圳的6家一家没少,排名从第三一举跃为第一。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会议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本报为此于6月推出“企业家精神与深圳”大型报道,助力深圳激发活力再创新局。围绕最新的世界500强榜单,本报记者8月15日对话深圳民营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王理宗,探讨深圳缘何成为中国的企业家之城,追寻企业家之城背后的深圳基因。

人物小传

王理宗: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先后荣获“中国民营经济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儿童慈善大使”、“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组织创新奖”等多项殊荣。现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

他被誉为中国商协会理论第一人。2016年出版的《美丽的手》一书被评价为中国社会组织实践型理论奠基之作。2016年出版的姊妹篇《社会时代》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分析当下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

他服务的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是中国第一家高科技领域的商会组织,成立于1999年。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十余年里,已拥有核心会员企业6000多家,包括创维、海王、腾讯等海内外上市公司100多家。

企业家精神 让深圳“名片”闪亮

深圳商报:世界500强以营业额论座次。观察这张榜单,国人不再以单纯的大为荣,更为看重背后的强。对于今年榜单,有一个民营经济视角的特殊解读,拥有6家上榜企业的深圳被称为中国企业家之城。没有“中字头”,没有“国家队”,平安、华为、正威国际、招商银行、万科、腾讯都是民企背景。作为深圳民营经济的代表人物,您对此有何看法?

王理宗: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全球有数万个城市,在500个席位中拥有6席,从比例来看表明深圳超过了1%。拥有超过1%的世界500强,这足以说明深圳的经济实力。

是深圳培育了世界500强,还是世界500强塑造了深圳?对于深圳,以及深圳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来说,这样的疑问恰好说明了两者的密切关系。我的回答是,深圳这片土壤造就了500强,500强同样也塑造了深圳。华为是通信制造业的龙头老大,平安是现代服务业的领跑者,腾讯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巨头,这些领跑者都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骄傲。但要看到,这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不是国企,也不是外企,是在深圳土生土长起来的企业。在我看来,外资是追逐肥美水草的游牧民族,哪里更有吸引力就会往哪里跑。因此我非常庆幸,深圳的世界级名企都是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是深圳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名片是身份象征,城市名片代表城市最自豪的发展成就。民营经济这张城市名片背后,核心内涵无疑就是企业家精神。因此,我非常赞同《深圳商报》的论断,深圳是企业家之城,也是企业家精神之城。

“深圳之问”

是民营经济之问

深圳商报:观察深圳的世界500强,民营企业被认为代表着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近二十年来,一直有一个“深圳之问”:过去,前来考察的兄弟省份会问:为什么华为、中兴会诞生在深圳?现在,这份“深圳之问”的名单又长了很多,新的名字包括腾讯、包括比亚迪、包括大疆。对于这个存在已久的“深圳之问”,您给出的答案是什么?

王理宗:两个月前,我应邀到武汉进行干部授课,当中的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深圳诞生了一批世界级名企。回答“深圳之问”,我们不妨先做一些对比:论城市地位,为什么这些世界级名企没有出现在其他一线城市?论特区背景,还可以问一问同样是特区为什么深圳能够脱颖而出?论基础支撑,缺少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深圳为何能超越名校林立的老牌城市?

世界级名企绝不是孤零零的一棵大树,而是一个生态圈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深圳的企业生态,一直有“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漫山遍野”的说法,大企业给小企业创造了空间,小企业同样为大企业提供养分。在我看来,世界级企业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结果,原因就在于深圳是民营经济自由生长的热土。

深圳商报:世界级名企的“深圳之问”,是否就是民营经济的“深圳之问”?

王理宗:回答世界级名企为何扎堆深圳,首先得回答民营经济为何成为深圳的主力。

民营经济的兴起,有内在动力。深圳是企业家之城,我有一个非学术的解读,那就是大家来深圳就是为了办企业。深圳是经济特区,这意味着深圳从一开始就要滋养经济土壤,要成为企业家能够孵化成长的摇篮。我不讳言,企业家来深圳创业,最原始的动力是赚钱致富,这也让民营企业决策更为快捷经营更为灵活,从而在初期跑得更快。这种致富的欲望,也使得民营企业对生存压力更为敏感,从而对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更为主动积极。

谈了内在动力,必须要谈外部环境。首先是政府开明。深圳成立之初就坚持小政府大社会,而且一直在政策上鼓励企业自由发展,比如深圳是全国最早设立民科办的城市。其次是地缘因素,因为毗邻香港,也因为出口为主,深圳企业相较国内企业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先发优势。再者是经验优势,深圳企业从诞生伊始就面临市场竞争,和国内同行比拼,和国际对手较量,成功者哪个不是身经百战。

正因为这样的内外因素,民营企业在深圳得以扎根成长。华为、腾讯这样的世界级名企,他们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因为一片森林必然会长出几棵参天大树。

“官不扰民,民不媚官”

也是深圳基因

深圳商报:从您的表述里,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民营经济兴起的内外元素,也可以看到企业家精神凝练的历程。在媒体的表述里,一直有深圳基因之说。在您看来,深圳基因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理宗:既然是基因,那么就应该是可延续可代际传递。就以深圳的企业以及企业家榜样来说,我们可以列举华为老帅任正非,处在壮年的有比亚迪的王传福,中生代有腾讯的马化腾,新生代有大疆的汪滔,现在还有一批90后的企业家崭露头角。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深圳企业家以及深圳企业家精神中存在着鲜明的深圳基因。

首先是实业基因。其实大家不难发现,最初的深圳企业家都是制造业起步,其思想根源就是务实的“实业致富”。这种创业理念,使得深圳发展一直坚持实业为主。

其次是市场基因。和深圳一位老领导探讨深圳企业得失,他直言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深圳从一开始就有着“官不扰民,民不媚官”的经营环境。说到底,企业好不好,市场说了算,政府不越位。

再者是文化基因。深圳是移民城市,来的都是年轻人,不仅容易接受外来文化,而且富有创造力,这种城市居民构成是罕见的财富,从而也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深圳。

还有一个大家不太关注的流动性基因。流动就是不安分,在社会学的解释里代表着开放包容代表着活力潜力。这种流动不光是城市内部的流动,也不仅仅是国内外资源流向深圳,更是深圳的对外辐射。有一个现象很有趣,别的城市都担心企业外迁,但深圳却鼓励企业流动。我非常看重流动,流动意味着原有结构的破坏和新结构的重构,在破坏和重构中一定能够出现颠覆式创新。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规模的社会流动,深圳正是由此激发的活力推动的结果,而且流动也是深圳城市活力的重要源泉。

敢为人先

是深圳企业家鲜明精神特质

深圳商报:投身商会工作,您已有二十多年。和您的企业家会员打交道,您感觉在他们身上感受到哪些特殊的精神特质?

王理宗:我们的商会没有硬性收取会员费,现在有多少会员难以准确统计。根据自愿缴纳会费的历年记录来看,商会的核心会员在6000家以上。和深圳企业家共同成长,我感受较深的精神特质有以下几点。

一是敢为人先。深圳的企业家多是草根出身,没有什么特殊资源可以依靠,创业之初往往是有路就勇敢向前,没路就闯出一条路来。因此,观察深圳企业,就会发现有很多细分市场,也有很多全新业态。

二是敢于担当。深圳企业很务实,不吹牛。在他们看来,企业起步期是对自己负责,成长后要对员工负责,壮大后要对社会负责。

三是敢打硬仗。硬仗的说法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换一种说法就是深圳企业“输得起”。遇到困难不会畏缩不前,看到机会同样果断进取。从成长经历来看,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少深圳企业都抓住了机遇。

四是敢于超越。深圳的企业家学习能力很强,具备颠覆精神,遇到转型压力时能够自我革命从而走出新路。

敢,表现的是胆识。深圳企业家的精神特质中还有善。善,体现的是能力。善于学习、善于分享、善于融合,这些都是深圳企业家身上的精神特质。我们不难发现,深圳的企业家擅长采用对标管理,目标是海外市场,对手是国际巨头,这种独特的国际视野,使得深圳企业在竞争中愈来愈强。

更重要的是,深圳企业家具有胸怀天下的情怀。深圳企业家追求奉献,目光不限于深圳,也不仅限于中国,而是放眼全球。我认为,深圳企业的经营版图在全球全面开花,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一面。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深圳企业家精神中的胸怀天下情怀,正是这种价值观的继承,并将“天下”的范围扩大到了全球。

深圳商报:我们想问一个现实的问题。在服务会员的过程中,您认为现在企业家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王理宗:企业家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被淘汰。传统制造业担心转型不力,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科技企业担心创新不足,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应对无术;传统服务业担心模式冲击,害怕自己的经营业态被取代。会不会被淘汰,这需要市场来决定,但是深圳的企业家有着天生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一直在推动着他们往前发展。

和最担心相对应的是最渴望。深圳的企业家现在最渴望人才,要技术人才,要管理人才,要国际化人才。我认为,看到企业家的需求,深圳在吸引人才上有着很多可以发力的政策空间。

美丽之手

推动“翻越利己的高峰”

深圳商报:这两年,您出版了两本社会组织理论著作,一本叫《美丽的手》,一本叫《社会时代》,从社会学角度剖析解读当下社会。深圳成为企业家之城,您从社会组织从业者和研究者角度,会有什么样的不同解释?

王理宗:深圳目前有12000家社会组织,商协会有1000多家,数量及影响力在全国城市中排在前列。社会组织的形成,无非是血缘、地缘、趣缘和业缘这四种群体。一般的城市,社会组织大多是前三种,但深圳的不同之处在于,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群体是产业背景深厚的业缘。细致的产业分工,再加上移民城市的流动性,加速群体间的渗透融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机制、新人群、新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深圳是一座重构的新城,在重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因素,自然会构筑起企业家之城。

我在《美丽的手》一书中写道,政府是有形之手,市场是无形之手,那么社会组织就是美丽的手。弘扬企业家精神,社会组织这只美丽的手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一直强调,美丽的手将推动企业家“翻越利己的高峰”。为什么这么说?企业家创造价值,主动是为自己,被动是为他人。但是利己只会使企业越做越小,利他却会让道路越走越广。因为企业和企业家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利他精神带来的口碑、信用与感召力,只会让企业家拥有的社会资本越来越多。就企业家而言,没有谁不想把企业做大做强,但是我一直在会员交流时反复表示,“翻越利己的高峰”不是空话,赚钱致富是企业本性,如何分配才体现境界格局。

深圳商报:弘扬企业家精神,您谈到社会组织这只美丽的手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提到了社会资本一词。从企业家的角度,社会资本的概念该如何理解?

王理宗:和软实力相对硬实力而言一样,社会资本相对于货币资本、人力资本等有形资本而言,是一种无形资本,它是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的声望、权威、信用所形成的综合实力。当一个人获得巨大的社会资本,也就意味着能够拥有巨大的社会资源。

社会资本是企业家的软实力体现。软实力不是厂房,不是设备,不是资本,不是生产资料,而是价值理念、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根和魂。可以说,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最宝贵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就是影响力。一个德高望重者,就是拥有巨大社会资本的人,即便他一无所有,但是他却能一呼百应,这种社会资本在商协会和社会组织中能够得以持续积累,最后成为企业家最大的财富。我服务的商会能够成功,就在于它是一个能够培育、增强、提升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重要平台。我认为,深圳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深圳企业家的集体崛起以及企业家精神的社会认同,同样离不开深圳数量庞大、运作良好的商协会的不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