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联手构筑产业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7-08-28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方之颖

项目的引进,企业的落户,让粤东西北地区已然成为珠三角企业投资发展的“热土”,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拓展的首选地。近日,2016年度省产业园建设管理考评结果出炉,广州(清远)、河源龙川、河源东源等15个园区被评定为优秀。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共建园区累计完成产业项目转移54个

对深圳来说,“共饮一江水”的河源已成为深圳产业发展的腹地。深圳、河源两地产业共建、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格局正逐步形成。目前,深河两地在河源建成了“一区六园”产业转移工业园,具体为河源高新区、深圳宝安(龙川)产业园、盐田(东源)产业园、南山-连平产业园、大鹏(河源源城)产业园、福田(和平)产业园、龙华(紫金)产业园。约70%的入园企业均来自深圳。

7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已成为河源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截至今年7月,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共建园区累计完成产业项目转移54个,完成全年目标108%,已落地建设的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20个。深圳河源对口帮扶引进项目中,河源市在谈项目219个,意向计划投资额1242.53亿元;签约项目92个,计划投资额235.75亿元;新动工项目55个,计划投资额155.38亿元;新投产项目21个,累计完成投资30.72亿元。

龙川产业园连续五年获“省优秀园区”称号

深圳宝安(龙川)产业园再次登上考核优秀榜。它已经连续五年获得“省优秀园区”称号。今年上半年,龙川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25.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亿元,同比增长25.3%;完成税收0.69亿元,同比增长12.26%。目前,龙川产业园入园企业已达71家,合同投资总额172亿元。

入园企业目前用工人数有19000多人,80%以上是本地农民工。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脱贫,园区发展的同时带动精准扶贫。

产业共建已经成为龙川产业园的主流。龙川县瞄准深圳、珠三角地区的外溢产业,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全力推动龙川与珠三角形成同等水平的错位分工,推动龙川与宝安两地形成产业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利共赢的产业体系。下一步,深圳、河源将联手共建深圳宝安(龙川)产业拓展城,总投资不低于9亿元。

园区将推动深河新兴产业“一体化”进程

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河源市高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源高新区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高新区。

如今,河源高新区已形成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以模具为主的精密机械制造、太阳能光伏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食品饮料、服装制造和五金塑胶等特色产业。今年上半年,园区经济效益十分亮眼。实现规上总产值205.5亿元,同比增长8.9%;规上增加值39.1亿元,同比增长8.3%;税收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17.9%。

河源高新区已成为全省成长最快、产业聚集度最高、环境保护效果最好、辐射带动作用最突出、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显著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目前,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明珠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均在顺利推进。

下一步,园区将推动深河两市新兴产业“一体化”进程,以新兴产业为对接合作点,促进高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饮料等新兴产业的深圳溢出和河源承接,实现产业链的衔接和协调发展,打造“深圳总部+河源基地”产业合作共建新模式。例如,以中兴通讯项目首期工程建成投产为契机,中光电、西可等龙头企业为带动,以智能手机等新一代移动通讯终端产品制造产业合作为重点,引导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与扩张发展项目、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加快向河源集聚,促进河源打造电子信息千亿级产业集群;以河源优质饮用水资源、绿色食品资源为基础,不断发展壮大水产业,加速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华南重要的食品饮料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