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银星工联会启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33名留守儿童在园区职工之家快乐度暑期。
在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辖区的银星科技园,挂有10多个看似与企业经营关系不大的各类组织的招牌,比如,有园区党委和四个基层党支部,有市、区总工会支持建设的“工联会”,有区民政局支持冠名的银星慈善基金,有市、区共青团组织支持建立的“深圳市同龄同行青年服务中心·青春家园”,有区文体局支持建设的“园区图书馆”,有区公共文明促进会支持建设的银星分会,还有区组织人事部门支持建设的园区人才服务站、区经促局和科创局支持建设的企业服务站等等。
银星科技园建于2001年,占地50万平方米,是深圳市银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科技产业园。现总入驻企业160余家,员工2万多人。银星集团董事长叶伟雄戏称自己是园区“总政委”,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园区与党建、统战、工青妇以及各类与政府社会管理与服务对接的事务中,致力于为园区打造一个能对接各类社会治理责任的“万能平台”。
与深圳市无以数计的工业园区一样,银星科技园自主经营,自我管理,有围墙隔离,有保安值守;但也与相似工业园区一样,容易与一个城市的社会治理产生隔离,形成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从这个意义讲,银星科技园的探索就成为社会治理层面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9月5日,省、市多家媒体记者应邀进入银星科技园采访,共同见证他们的“万能平台”。
工联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的市级试验区
在银星科技园,有个总面积560平方米的“职工之家”,“职工之家”有职工俱乐部、图书室、培训课堂。“职工之家”是银星工联会的办公场所,负责人李长江是市总工会派出的干部。
李长江介绍,银星科技园是2014年9月市总工会确立的全市两个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之一,也是市首家试点园区。在市、区工会组织指导下,银星工联会探索出了“一会、一家、一支队伍”的工作架构:建设一个园区工联会,并指导组建基层工会6家;建设一个职工之家,依托职工之家,开展包括职工素质教育培训、文体活动、职工关爱、工会积极分子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组建一支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团队,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的原则,组建了一支由5人组成的职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
工联会始终将维护职工权益、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劳动关系排查机制,积极开展园区内普法宣传工作,积极参与劳资纠纷的处理,成立两年来先后介入处理了近40起个体劳资纠纷。
人才(企业)服务站:与政府管理服务全面对接
银星科技园是龙华区一个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园区先后引入包括富士施乐、ABB银星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20多家知名企业入驻,现总入驻企业160余家,入驻人员逾 2 万人,2016年园区总产值达200亿元。园区有留学生创业企业35家,广东省创新团队2个,院士5名(其中外籍院士2名),“千人计划”专家9名,高层次人才13人,“孔雀计划”专家36名,留学生45人。2012年10月,龙华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银星科技园,此后,青年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创新园、市智能制造示范园等纷纷落户园区。
园区如何与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无缝对接?2013年8月,银星科技园人才服务站在银星科技大厦挂牌,授牌单位为龙华区组织人事局。2017年3月,银星科技园企业服务站正式挂牌,由龙华区经济促进局授牌,企业服务站为园区企业提供商务、信息、培训、融资、会计、市场营销、交流合作、项目推介等配套服务。
今年以来,银星科技园“万能平台”的建设再上台阶,不久前,园区被龙华区委统战部列为深圳市园区统战工作试点单位,在园区党委专设了统战委员;为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区公共文明促进会在园区设立了银星分会,并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同时,园区正在和区妇联、区民政局等单位协商建立对接机构。为了发挥“万能平台”总协调作用,“总政委”叶伟雄在园区拿出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投资1400万元,打造“银星党群服务中心”,相关工程正在全面建设中,预计国庆节后投入使用。
一个“万能平台”能开通无数“插座”,既能与上级组织的党建、统战、工会、共青团等各项工作职责对接,又能与政府管理与服务的各个部门对接,同时,还能与从事公益服务、文明倡导、员工素养提升的各类社会组织对接,银星科技园打开的一扇大门,释放的是无限空间,实现的是园区、企业、员工、社会多方共赢,他们的探索,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