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芯片也要被AI占领了

发布时间:2017-09-07来源:深圳商报编辑:方之颖

一个小小的人工智能芯片,就可让手机、手表甚至摄像头都能和“阿尔法狗”一样“聪明”。

这是9月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拍摄的一台手机。

去年“阿尔法狗”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需要耗电数万瓦、依赖体积巨大的云服务器。一年多后,一个小小的人工智能芯片,就可让手机、手表甚至摄像头都能和“阿尔法狗”一样“聪明”。

随着中国企业率先推出市场化的人工智能(AI)手机芯片,这样的手机之“芯”正掀起全球热潮。

智能手机需要更强芯片

2017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华为推出麒麟970人工智能手机芯片,内置神经元网络单元(NPU),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让手机的运行更加高效。

芯片又叫集成电路,按照功能可分为很多种,有的负责电源电压输出控制,有的负责音频视频处理,还有的负责复杂运算处理。目前市场上的手机芯片有指纹识别芯片、图像识别芯片、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等近百种。

现有芯片种类繁多,为何还要人工智能芯片?

随着手机智能应用越来越多,传统芯片要么性能不够,要么效率不足,难以支撑人工智能所需的大规模神经网络运转。

例如,“谷歌大脑”用了上万个通用处理器“跑”了数天来学习如何识别猫脸;“阿尔法狗”和李世石下棋时使用了上千个中央处理器(CPU)和数百个图形处理器(GPU),平均每局电费近3000美元。对于绝大多数智能需求来说,基于通用处理器的传统计算机成本高、功耗高、体积大、速度慢,难以接受。

与传统的4核芯片相比,在处理同样的人工智能应用任务时,麒麟970拥有大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