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正在跟随着互联网浪潮向轻快、高效飞速转型,但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更安全的金融服务依然是银行发展的永恒之道。在这种变与不变的使命与诉求中,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顺势谋变、随需而变,不仅在线上布局互联网金融蓝图,同时线下实现网点智能化全网覆盖。“十年转型路,五年磨一剑”,让物理网点更智能、更时尚、更贴心、更惠民,工行深圳市分行竭诚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卓越金融服务。
转变理念,随需而变 从“医院候诊”到“餐馆就餐”
深圳有1800万人口,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个性化强。以工行为例,在深圳有136个营业网点、1500余名柜员、2400余台ATM和自助服务终端,服务了1000万个人客户和23万对公客户,其中,最繁忙的一个网点服务客户数达65万人,服务压力之大可以想象,这也就是过去社会对银行排队多有诟病的原因。
不过,如今的银行体验却大不一样,智能化升级服务稀释掉了臃肿的人流,走进银行网点犹如走进一家咖啡馆,网点宽敞明亮,无需排队,其中自助办卡只需3分钟就搞定。其中,工行深圳市分行成为国内第一家在深圳地区智能网点全网覆盖的银行分行。
工行深圳市分行柜面和电子渠道、后台批量处理的业务量年均30亿笔,平均每天800余万笔。虽然物理网点从114个扩张到了136个,员工人数从3000多名增加到了5400多名,离行式自助银行从33个扩张到274个,但这与每天百万级的业务处理量相比,单靠物理网点和人员的投入无法根本解决问题,迫使该行转变理念,将银行的金融服务从“以柜台为中心”转向“客户需求为导向”。
商业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叫“医院候诊”模式,突出特点就是“以柜台为中心”,业务处理动作需要柜员全面完成,为防道德风险还要另外安排双人复核、主管授权等。客户行为也只是等待、陈述,并根据业务需求,在不同的区域间移动。工行深圳市分行早在2005年开始推动“随需而变”的物理网点转型,前些年对网点进行了功能分区,但以柜台为中心的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客户体验也很不好。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再造新的网点运营模式。工行深圳市分行又从2010年开始探索网点运营服务模式的再造,就是将传统的“医院服务”模式转变成“餐馆就餐”模式。运营服务模式基本思路是:通过技术、硬件、模式、流程的创新,“众包”银行服务,即银行业务全面实行客户自助处理、自主自选购买。网点人员从柜台“走出来”、与客户“面对面”,变身为“客户服务专员”,主要通过“看一看、问一问、点一点”,对客户提供引导、咨询和支持;依托大数据支持,即时对客户进行精准服务。
这种“餐馆就餐”模式,也即“智能化服务模式”有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变“基于柜员操作”为“基于客户参与完成”,提高处理效率,解放出来的银行员工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二是变“客户围绕柜台动”为“员工围绕客户动”,客户的体验大大改善;三是银行员工的工作重心由以业务处理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四是服务流程变化了:服务工具的民主化使得客户轻松实现金融需求“一站式”满足。
卧薪尝胆,颠覆传统
改变了银行的布局和面貌
现在大家进入工行网点,会发现,工行变得跟以前大不一样了。面对的将不再是大量的现金和低柜窗口,而看到的是“温馨、舒适”的开放式区域。每个网点都会有一个业务快速办理区,布局各类智能设备,由客户在此完成“一站式”购买和简单交易处理。更重要的是,新模式下,可以极大释放银行内部作业人员,走出柜台、走出网点为客户提供贴身及个性化服务。
这一切都得益于工行深圳市分行的十年探索历程,五年卧薪尝胆,终有在银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创新突破。工行深圳市分行早在2005年提出网点转型,2010年起开始研究银行智能化运营模式,是全国最早提出“智能化运行服务模式”和“智能网点”概念,并建成投产第一家智能网点的国内商业银行。2015年9月19日,工行深圳市分行132家智能网点全部投产上线,实现网点智能化全网覆盖。
归纳起来,工行深圳市分行通过三个方面的创新突破,为客户提供了专属福利。一是搭建了客户参与的智能化业务运营平台,通过智能设备的组合运用,客户由银行业务流程处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二是再造了业务运营模式,整合网点岗位,通过对传统金融业务流程进行伤筋动骨式的再造,彻底颠覆了银行传统的运营模式。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改变了银行的布局和面貌。
好用还要实用,智能银行推出以后,工行深圳市分行服务客户的能力大大提升。其中龙华支行营业部开业以来历史上按天最多只开过143张卡和电子银行,而投产智能网点后,这一纪录被轻松突破,达到300张。今年以来,智能网点的金融服务能力平均增长了50%。年初入职高峰期,工行深圳市分行为许多工厂新招工入职的员工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金融服务,得到了市民一致好评。
同时实现了业务全流程的无纸化、电子化,客户办理业务不再需要填单,不再需要打印凭证,不再需要复印身份证件,不再需要后台扫描凭证,不再有大量的海报、展架,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迎宾终端、电子海报屏、产品交互机,这些都是绿色金融理念的有力践行。
线上云银行,线下智网点
互联网金融的全渠道发展战略
工商银行总行发布了以“融e购、融e联、融e行”三大平台和“电子商务、投资、融资”三大产品线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蓝图。设想一下未来的银行服务,客户既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工银e支付、融e购、融e行等轻松办理支付结算、投资理财、融资、购物、日常生活资讯和金融服务等等,还可以到“线下的智能网点”享受银行精英服务团队面对面的贴心服务,在更加舒适、轻松、私密的环境中办理支付结算、投资、融资、账户管理等智能银行业务。
这一切的核心是进一步推动物理网点向智能化与平台化转型。向智能化转型,就是要不断丰富网点智能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渠道在客户拓展、信息共享、业务联动、体验提升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业务接入的整合,不同渠道实现信息共享与流程互通,进而实现客户在不同渠道的一致体验和无缝连接,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应用场景。
向平台化转型,就是要将网点打造成为线下店商圈的资源整合平台,构建基于网点位置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本地生活服务场景,使网点、周边商家及消费者之间实现更加紧密的连接,成为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
2015年,工总行提出了“线上云银行,线下智网点、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发展战略,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雄厚的金融专业背景和强大的结算网络支持下,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线下网点未来将作为线上电商圈的服务体验平台。未来的银行网点不仅提供金融服务,还提供众多的生活消费类服务,基于物理网点的智能化服务,将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O2O服务闭环和泛金融化的O2O生态系统。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物理网点不是包袱,但需转型,这是工行人的判断,也赋予了实践并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如今,工行深圳市分行步履不止,昂首阔步向智能化建设的第二个征程迈进:探索和完善网点智能化运营模式,加快网点由“业务处理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工行深圳市分行将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积极发挥新模式的优势,打造“您身边的工行”“可信赖的工行”,让网点更智能、更时尚、更贴心、更惠民,竭诚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卓越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