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人民医院(集团):“联”字上下功夫

发布时间:2017-09-20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方之颖

宝医(集团)一院骨科专家到二院为患者实施显微镜下断臂再植术。 

建立医疗联合体(医联体)是我国深化医改、实施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

去年7月20日,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正式成立,将原来的宝安区人民医院(三甲)、石岩人民医院(二甲)、福永人民医院(二甲)、48家社康中心进行整合,形成了一个紧密型唯一法人的医疗联合体。集团成员还包括筹建中的宝安区眼耳鼻喉口腔医院、以及N家新建的社康中心。

一年多来,宝医(集团)在“联”字上下功夫,力推“病人少跑路,专家多移动”的医疗新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大综合、精专科、强社康”的总体工作思路,推动集团各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让群众少生病,生病之后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管理联动,一盘棋管理

宝医(集团)成立后,以“合”促“分”,集团内部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康之间联动为“合”,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各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第一医院作为深圳西部疑难危重病诊治中心,打造高水准的医教研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发挥龙头医院引领作用,以技术辐射带动集团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强化社康中心作为网底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集团成立15个行政管理中心,以“六个统一”管理各院区。即:统一行政架构、统一人事管理、统一资源调配、统一医疗标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福利待遇。实现后勤统一流转,药品、耗材、消毒供应统一配送,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仪器设备统筹使用等。

统一管理使管理绩效明显,医疗技术水平趋于同质化,双向转诊渠道通畅,对患者有更合理的安排与服务。今年上半年,集团三家医院的诊疗量分别为106.2万人次、83.5万人次、94.3万人次,略高于去年同期;出院人次分别为20614人次、11225人次、10840人次,高于去年同期;药占比分别为27.8%、24.67%、26.26%,均较去年同期下降。集团一院CD型病例从64.1%上升至76.3%,肿瘤患者出院人次增长5.85%,辖区及周边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专科联动,一站式服务

“学科整合与专业细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疑难危重疾病往往牵涉人体多器官、多系统,如果不把专科细分,将学科有效整合,打造优势学科群无从谈起,诊治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院长黄居科说。

为此,宝医(集团)“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核心”,打造10个高水平诊疗中心,目前,消化、脑科和泌尿系统疾病3个诊疗中心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心整合了紧密相关的临床科室,协作组涵盖影像、麻醉、病理、ICU、康复、检验、药剂等多专业。前来就诊的患者,看似面对的只是一名接诊医师,实际上,其背后有多学科联合组成的精英团队。通过综合评估,患者无需转科即可获得有效的药物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或是手术治疗,中心有麻醉医师保驾护航,具有分子诊断水平的病理团队会做出完整、精细的诊断,同时提供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康复治疗。

诊疗联动,一体化发展

宝医(集团)成立后,院区之间开始联合出诊、联合查房、联合手术、联合诊断、联合急救、联合筹建。诊疗联动在第二医院试点以来,石岩群众感受最深的是看大病方便了。

一名怀孕7个多月的高龄孕妇,重度子痫引起左心衰、肺水肿导致心脏骤停,被送入二院(原石岩人民医院),两家医院产科、儿科、ICU专家的诊疗联动,抢救成功,孕妇分娩、母女平安。参加救治的医生感慨地说,要是孕妇像以前那样需要转院折腾,后果不堪设想。

一年来,第一医院共有7个专科36名专家下沉到第二医院开展诊疗联动2500人次。二院脑科病区开展了颅内肿瘤、脑血管急性栓塞和出血治疗等,多项诊疗技术实现“零”突破,手术病例增长78%;二院消化病区开展了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超声引导甲状腺穿刺、超声内镜检查等7项新技术新项目;二院泌尿病区开展了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肿瘤手术 、输尿管狭窄高压球囊扩张手术等3项新技术新项目。

与此同时,一院的脑科病区、消化病区也开展了胰腺假性囊肿放置“双蘑菇头”金属支架治疗等4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泌尿病区则率先在深圳开展了WZ式肠代扩大膀胱术等11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

宝医(集团)二院新住院大楼为辖区增加500张病床。

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强基层

宝医(集团)成立后,院长充分“放权”,社康人财物独立。但放权不放任,集团各医院与社康仍紧密联动。集团建立健全了专家进社康激励机制,鼓励专家到社康坐诊、带教、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专家进社区工作天数纳入职称聘任考核评估,医生受聘高级职称资格前必须到社康工作。

宝医(集团)专家进社康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去年,共有63名专家进社区,累计坐诊天数1345天,服务居民近6万人,位列全区第一。在石岩举办大型专家义诊活动5次,累计服务居民近3000人次。

为了节省患者时间,集团一院取消心血管、内分泌普通门诊,在社康开设相应的专科医生门诊,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的慢性病常用药品目录与院本部匹配,引导市民到社康就诊,推动分级诊疗工作。

集团成立全科医学中心后,医院与社康的双向转诊在宝安区遥遥领先。今年3-8月,上转并预约到专科就诊患者12541人次,下转本辖区内患者1452人次。

集团还建立了由全科医生、公卫医生和健康管理师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追踪管理居民健康,在甲岸社康中心探索开展了家庭病床医疗延伸服务等。

信息联动,“智慧医疗”方便患者

依托“智慧宝安”建设,医院与医院、医院与社康之间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换代。双向转诊“一键下转”功能启用,“两病”患者就诊后,电脑上会自动提示是否下转,转诊后患者手机会收到提示转到了哪个社康。

6月27日上午,集团第一医院启动微信全流程智慧医疗服务。市民登录“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第一医院”微信服务号,可查看专家介绍、预约挂号;绑定登记号及金融社保卡,可微信同时支付医保和自费费用;可查询检验、检查结果;可缴纳停车费用,提供门诊诊室、检验、超声、心电图以及医技楼X光、CT等导航。

8月30日,智能采血管理系统上线,使采血工作效率与安全性更高,为患者平均节省三分之二的时间。

8月9日,集团全科医学中心远程会诊试点,专家在三甲医院对两名在社康就诊的骨科患者进行远程诊疗,效果令人满意。影像诊断、病理诊断、可视化急危重症远程会诊中心等正在建设中,将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医院互联互通,协同为本辖区患者服务。

“智慧医疗”服务不仅为患者节省就医时间,改善就医体验,还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院长黄居科充满信心地介绍说:“十三五末,区委区政府投入60多亿元对宝医(集团)一院进行改扩建完工后,医院的环境将大改观,加上二院、三院的新大楼今年启用,集团打造国内知名医院集团就有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我们开始谋划人才储备,探索建立与医联体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希望在医改之路上走得更扎实、更坚定,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