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前行,在设计中创造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10来源:深圳商报编辑:倪铭君

他既是一名工业设计师,又是设计管理者,同时还是设计推广人和设计开拓者,更是设计师中脚踏实地的实业家。他是罗成,1999年与陈汉良共同创立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尖”),打造创新产品开发及产业链整体解决服务平台,从市场空白中一路激流勇进锐意前行,目前已成为拥有31个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国内最具规模的工业设计机构之一,也是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的旗舰企业。

日前,在深圳设计产业园浪尖大楼的董事长办公室内,记者见到了罗成。他身穿圆领黑T恤搭配牛仔裤,访谈之间眉头紧锁,语速奇快,干净利落,一如他的行事作风。当企业已经站在国内工业设计的“潮头浪尖”时,他依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他说:“企业越大,背负的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越大,我身在其中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必须每天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

每一步都走在前面

或许正是有了骨子里雷厉风行的个性,使得罗成在设计生涯中每一步都走在前面。

罗成是深圳工业设计行业的最早创业者之一,在他学习工业设计的年代,国内只有很少人听说过工业设计,他就读的重庆大学是教育部首开此专业的大学。1991年,他从重庆大学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州一家军工厂从事汽车设计,并曾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荣立三等功。

1993年,他成功应聘香港上市公司合一集团(RECOR)从事家电外观设计,后升至研究与发展部设计主管,1995年主持了我国第一台31英寸彩电的外观设计。其间,他的设计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并对产业链的概念印象深刻。 彼时是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以及国外的工作机会还很少向中国内地人开放,他先人一步地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设计经验。

而到上世纪90年代末, 他毅然放弃香港舒适的物质生活,以及能够帮助他更早起飞的平台回到深圳,踏上追寻工业设计梦想的道路。

1997年7月,罗成进入深圳市蜻蜓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担任主管设计师,从事产品设计。“那时候做工业设计,纯粹是爱好。”他干劲十足,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参与了后来获深圳市工业设计市长杯的小福星汽车的设计,以及奥沃伽玛刀等一系列产品的设计,并主持了迈迪特公司(后为西门子收购)的超导磁共振、永磁磁共振等项目。正当他在这家大型工业设计企业干得风生水起之时,未曾想1998年遭遇金融危机,次年公司被迫关闭。

比客户想得更长远

浪尖代表作品之一:光纤切割刀

公司的倒闭并没有熄灭这位青年设计师对工业设计的如火热情。1999年5月,罗成与合伙人陈汉良在华强北联合创建了深圳市浪尖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的前身),并任董事长、首席设计师。

“说是创业,那时候的办公环境就是——28平方米,华强北,一个双肩包,两台电脑。”这位干练的企业家用极简的四个词语概括了创业之初的状态。

回忆公司创立之初的经历,他说那时候最大的困难还是做业务。“为了跑业务,大热天背着背包一路步行,从华强北走到罗湖,再到车公庙、梅林,这是我在那段时间的常有状态。曾经在1个月内没有业务,两个星期内没有汇款。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了一年,业务才慢慢展开,有了起色。”

不但跑业务,他还亲自担任产品设计师,从事包括通信数码、家电、专业设备、医疗器械、文具礼品等在内多个领域的产品设计。一直到今天,即便经营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繁重,他始终没有放下那支绘图的笔,每天坚持设计绘图,以此保持对市场和行业的敏感。

罗成坚持以服务客户为核心,甚至比客户更明白对方的痛点,这使得公司业务越做越大。他回忆说,当时公司接到的第一单生意是一份5000块钱的磁带录音机设计图,但他最后给出的不仅是非常用心制作的设计图,还附带一份详尽的企划案,带给客户意外的惊喜。

“服务意识很重要,同时要有长远的大格局。四年的港资企业工作经历告诉我,不能就此止步。我有意将相关经验引进内地民营企业,告诉他们如何去做企划。”罗成的理念和态度让客户很感兴趣,不仅介绍了很多业务,更把公司引进了其行业的圈子里。

然而,罗成并不止步于为客户做产品设计,也不仅限于一个解决方案。2002年11月,他创建了汇鼎塑胶模具实业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从事塑胶模具的生产和制造,把产品从创意设计到批量生产,探索设计实现产业化的新路径。此后,浪尖又逐步向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进军。

浪尖代表作品之一:华大基因测序仪。

全产业链设计创新者

经过18年的发展,现在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已经拥有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分支机构31个,分布于全球13个城市,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设计集团。它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拥有设计、科研、制造、品牌等1000余名相关服务人员的团队,为1000多个国内外品牌提供过优质服务,相助建立新兴品牌近300个,为企业获取竞争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罗成介绍,公司服务过的品牌包括华为、腾讯、中兴、海尔、海信、美的、格力、艾美特等国内大公司,还有英特尔、微软、高通、飞利浦、波音、宝马等大批国际品牌集团,成功案例近10000个,产生具有创新意义的知识产权超过15000个,打造了“大数据”设计服务平台。

此外,浪尖的产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生命、文娱、智造、海陆空军、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代表性的设计作品有获得2015红点产品设计奖、2016金点设计奖和第八届省长杯金奖的中国电子第四十一所的“光纤切割刀”,获得2017iF产品设计奖的腾讯“空影无人机”,获得2017iF产品设计奖的三禾厨具“多功能聚温钢一体系列锅具”,获得2016红点产品设计奖的天籁传音的“USING智能麦克风”以及为华大基因设计的基因测序仪、云洲智能无人采样监测船、英博格智能机器人奥叮、木爷智能服务机器人、美的炽弧变频空调、艾美特智能台立扇、飞利浦电压力锅HD2180、凯迈充电桩、北斗导航手持单兵主机等。

值得一提的是,浪尖早在2010年首倡基于全产业链的设计创新模式,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规划、前期研发、创意设计、供应链管理、模具设计、工程制造等链条式服务。罗成解释说,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理念是指以创造价值为导向,从产品的规划到最终走向市场,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整体运营,简单概括为“定位、设计、实现、价值”八个字,这也是这种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记者在参观浪尖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设计的Mini CT。

人物小传

罗成,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国家首批高级工业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兼任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以及重庆大学、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

曾获第一届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广东十大青年设计师”、深圳市文化产业英才奖、光华龙腾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等个人荣誉。

企业家心语

●很害怕自己懒惰下来,怠慢了这个时代。外面发展太快,我们必须思考。善于思考是一个人的习惯,这个习惯很重要。

●机会是我们主动去创造的,事情是否能做成跟我们的格局有关系,跟看问题的方法角度及我们的执行力有关系。

记者访谈

“中国梦,应该在每个企业家的心里”

作为最早一批工业设计行业创业者,罗成创立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总裁。今天的浪尖已然成为深圳产品设计行业一面旗帜,为产品的开发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平台,也为产品设计公司的成功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罗成对设计事业有着严谨勤勉的工作作风和坚定顽强的敬业精神,他的企业家之路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设计师。他是如何做到在变化不定的设计行业中不变初心,专注实业的?记者与他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访谈。

深圳商报:相比你刚开始创业的18年前,现在的行业环境有何变化?

罗成: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跨界趋势愈加明显,行业技术迭代更快,产品开发周期更短,对人员素质也提出新的要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必须始终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

此外,设计说到底是为了人的生活环境的服务。人的体验很重要,这方面的研究要走在技术的前面。

深圳商报:作为一名靠实干和坚持取得成功的企业家,你有什么心得可以和后来者分享?

罗成:不管是创业还是经营企业,最重要的是“活着”。就像马斯洛理论阐述的一样,生存是最基本的。先是求生存,然后是生存得更好一些,再然后是寻求可持续发展,追求自我实现。发展起来后,就要更多地考虑对员工的责任,对行业的责任。

深圳商报:浪尖服务过无数大中小企业,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罗成:信誉很重要,而信誉必须以过硬的产品作支撑。既然要为企业服务,就要知道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为客户做提升,否则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求,最终会被淘汰。

深圳商报:可否介绍下浪尖近年推出的“D+M浪尖智造工场”?

罗成:2015年,我们整合创新技术研究、创新服务、创新创业培训、孵化器和产业链相关资源,在“D+M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基础上推出“D+M浪尖智造工场”,打造了“众创空间+、全产业链设计整合+、联合创新研究院+、互联网+、金融服务+、培训教育+”等六大服务资源板块,是为培养创客、孵化创客,实现创客价值最大化,同时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链,促进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深圳商报:您如何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

罗成:浪尖不仅是浪尖人的浪尖,还是行业的浪尖、社会的浪尖。市场和政策环境造就了今天的浪尖,我们因此有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国内的工业设计推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特别在设计之都深圳,浪尖应该勇当排头兵去担当责任,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中国梦,应该在每个企业家的心里。

我们将以浪尖的社会责任为基础,逐步发展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价值体系,以生态环境为基点,本着感恩的心态,通过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可持续价值,推动科技进步,回馈社会。

木爷智能服务机器人。

记者手记

自称“背包客”的实干家

走进浪尖大楼,记者再一次感受到“深圳速度”。包括罗成在内,企业员工语速都偏快。走进他们的工作室,记者发现产品经理的位置空无一人,据说都下工厂车间去了。一时之间,记者恍觉罗成精神已经体现在每一个员工身上。或者正是这股在设计师身上体现的实干精神,使得公司成为行业的“潮头浪尖”。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传播者,他努力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培训、学习、交流机会:公司与国内外数十家设计机构和院校,如澳大利亚的RMIT、GE、信息产业部三十研究所、新加坡政府、香港工业总会、香港设计委员会、香港理工大学等有着密切的交流和联系,并为国内十几所院校设计专业学生提供毕业实习基地,为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事业尤其是设计实践,做出积极贡献。

而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运作者,他使公司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国内的多家企业,特别是ODM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产品开发平台,成为产品从创意到成功上市强有力的支持,在品牌、生产制造和销售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作为一位实业家,罗成强调所有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可实现性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时期,面对特定的市场、特定的用户群,一定是要讲究实用。在设计完成之后,工程环节、部门协调、成本预估、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使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外延因素,都需要缜密思考。他对于每一个项目都严谨审慎,关注市场调研、设计创意、新工艺的选择和应用以及配套供应商每一个环节。即便工作再忙,还坚持下车间调研模具的生产。

回望来时路,罗成在设计领域的每一步成绩都靠努力实干和不断创新取得。在周边的不少企业因为投身互联网而获得飞跃式发展成为神话的时候,在当今工业设计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时候,他依然初心不改,执着于曾经的理想和信念。他说:“一个平台必须创造价值,不仅是商业价值,还有社会价值、人文价值。”

记者注意到,在最靠近罗成办公桌的沙发上,有一个背包安静地躺着。访谈之间,他笑称自己是一名背包客:创业之初,背着背包走街串巷白手起家;18年后,习惯不改。如今,那个陪伴他创业,陪着他去过香港工作、去过德国宝马中心演讲、去过国内外各个城市的背包依然在那躺着,似乎在等待更多的“背包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