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让他“学到老,活到老”

发布时间:2020-09-07来源:深圳晚报编辑:吴猛

▲杨新春参加“爱心红桌布”公益行动。

▲杨新春在南头古城留影。

▲2001年,杨新春和女朋友在锦绣中华民俗村合影留念。

2000年,刚从部队退伍的热血青年杨新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来到珠三角下海创业。后来,他进入了珠海一家化妆品公司。偶然当中藏着必然,在后来就职公司一次深圳业务派遣的机会,让他一下子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定要留在深圳工作。就这样,杨新春与深圳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会计做到业务,再到一町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深圳这座城市让我明白,不是‘活到老,学到老’,而是‘学到老,活到老’。”杨新春这样概括深圳带给自己的收获。

一次外派

让他一心想留在深圳

2000年,杨新春当时还在珠海一家化妆品公司做会计,因为工作能力强,人也比较灵活,他被公司外派到深圳开发深圳市场,从财务口转为业务口。“第一次来深圳是坐船到蛇口,一下船就明显感觉到深圳的活力非同寻常,我的第一站就住在景田的鲁班大厦,到处是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这个城市的节奏感一下就我把吸引住了。”杨新春回忆深圳留给他的第一印象。他做了一个决定,回到珠海辞掉了待遇不错的工作,一心就想来到深圳发展。

“深圳的就业机会非常多,城市也有活力,只要你肯学习,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杨新春来到深圳后便先去了当时的白石洲人才市场,因为他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投递了自己的简历后很快便有人联系他。他是个务实的人,他打算还是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化妆品行业出发。于是他选择了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也在白石洲附近。

一段姻缘

湖南老乡的白石洲情缘

2001年,杨新春在新入职的深圳某化妆品有限公司里干得风生水起,因为公司发展势头好,业务扩张急需招聘“新鲜血液”,当时人事部的同事每天都在忙招聘,有时候简历筛选不过来,会让熟悉业务的杨新春帮忙看看,先做一下整理和标记。“有一天我在翻阅简历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姑娘跟我是湖南老乡,还是大学毕业生,我当时也没多想就把她的简历拿出来给人事的同事让联系面试了,没想到这一面让我对她一见钟情了!”杨新春笑着说,面试那天这位比他小八岁的湖南妹子一下就击中了他的心灵。

虽然,这位姑娘最后没选择跟他在一个公司并肩作战,但他们成为了羡煞旁人的恋人,“在白石洲那几年我也学习了不少,成长了不少,我们两人那会儿谈恋爱和事业都比较顺利,也算是爱情事业双收!”2003年底,他们回老家盖了房子结了婚。“当时虽然在老家盖了房,但我心里面坚定还是要回深圳的。”杨新春说。

一次回归

让他悟出学到老,活到老

杨新春说自己是一个看重家庭的男人,所以2004年到2009年,因为妻子怀孕、生孩子需要人照顾,他只能选择“憋”在老家照顾家庭,在老家开了个超市作为营生。“但是我就想着孩子长大点我就回深圳,哪怕从头再来我也想回来深圳。”

2010年,杨新春的儿子也4岁了,他再次带着妻儿重返深圳,“这一次回来,我肯定不会走了,我也想让孩子在深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杨新春还是先干起了会计,在深圳市德深管业做财务经理。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新春看到深圳市一町食品有限公司招聘财务主管,“我当时就想着换个行业做一做,当时觉得食品行业是‘民以食为天’的稳定行业,选它一定没错。”

后来事实证明,杨新春敏锐的行业嗅觉并没有错,他凭借自己专业的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迅速在行业切换中应对的得心应手,正是这种学习和适应能力,让老板看到了他身上潜藏的能力,“可能因为原来在部队入党早,又做过书记员,老板就选聘我负责公司的行政业务。”今年1月,一町食品接到宝安区航城街道党工委的通知,公司有资格建立党支部,要求公司按照要求提交资料和做前期准备。当时负责行政业务的杨新春迅速受命,积极完成公司党支部的前期准备工作。“当航城街道相关负责人将‘深圳市一町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的这块牌匾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自觉身上的责任及一位共产党员的荣光!”7月15日深圳市一町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顺利成为宝安区航城街道12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之一,杨新春也成为深圳市一町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杨新春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党建工作,还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代表公司参加由深圳市关爱办、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晚报、面点王联合深圳市烹饪协会、深圳市餐饮商会发起的“爱心红桌布”公益行动,数次捐赠爱心善款与产品,帮助地贫儿输血排铁、进行骨髓移植。

不仅如此,杨新春个人爱学习的品质让他闲不住,今年6月,他又报名参加了宝安区航城街道举办的“两新”商学院,这个课程是专门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党支部书记提供企业管理及党建相结合的进修课程,以业余时间观看网课、自主学习为主,每两个星期参加一次“两新”商学院的线下研讨会,大家积极分享自己两周的学习心得。杨新春说:“这就是深圳吸引我的地方,深圳人不是活到老,学到老,而是学到老才能活到老。”

深圳晚报记者王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