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7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吴猛

位于坪山高新区的现代产业园区。

创维电视位于深圳石岩生产基地的智能制造生产线。

深圳本土企业吉影科技的水下机器人高交会上吸引大众眼球。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去年底以来,广东加强顶层设计,相继发布广东“制造业十九条”、“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经过笔者梳理,这些政策条条都是“干货”。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加大政策宣贯,不断推动政策落地实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进一步助力“双区”建设。

近日,深圳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制造业十九条”及战略性产业政策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保障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商务局、国资委、市场监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各区(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等22个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各区各部门要紧握新机遇,直面新挑战,谋划新举措,共同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再创新辉煌。

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启动实施“六大工程”

去年年底,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后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广东“制造业十九条”。广东“制造业十九条”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广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吹响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据悉,广东“制造业十九条”以目标为牵引、问题为导向,启动实施“六大工程”。

实施“强核工程”。重点以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推动广东制造从根本上强起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实施“立柱工程”。重点谋划一批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梯次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施“强链工程”。重点要建立完善产业链工作联动协调机制。着力强化重点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在强链控链中推动产业链向高级高端跃升。

实施“优化布局工程”。重点是优化广东制造在“一核一带一区”合理科学布局,实现先进产业集群与珠三角城市群相得益彰、耦合融合发展。发挥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带动作用,把沿海经济带两翼打造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极,着力提升珠三角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地位。

实施“品质工程”。重点构建广东先进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着力培育一批区域品牌和世界一流制造业品牌。

实施“培土工程”。重点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厚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土壤。

广东发布“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

今年以来,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下简称《意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逐一制定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

广东产业“稳”与“进”

据透露,广东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是广东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两者合计,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去年全部营收达到16.5万亿。

据悉,“1+20”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文件发布,是作为“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指导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立足于“稳”,选择产值5000亿元以上、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对全省经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有关产业集群作为“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着眼于“进”,选择产业辨识度高、切口小(产值在2000亿元以内),有高成长性,强化未来发展产业方向的有关产业集群作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聚焦关键领域关键问题

“20个行动计划”是产业特色鲜明的具体工作指南,强化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作用。格式编制统一,均包括产业总体情况、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5个部分。

比如,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聚焦关键领域“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性投入不足、部分领域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围绕建设成为全球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半导体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业聚集区的目标,落实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展核心技术和重点产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构建科技创新型平台、推动建立完善产业生态、提升国际化合作水平等六大重点任务,推进稳链强链补链、新基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硬件、半导体元器件、智能终端、人工智能等六大重点工程,增强组织协调领导、政策支持力度、人才队伍支撑、国际交流合作等四大保障措施。

总体上看,“1+20”政策文件是一个有机整体,既从宏观层面把握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局性问题,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抓住“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抓创新、强主体、拓开放、促融合,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从中观层面推进地区间产业错位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集群发展协同匹配,达成区域分工合理、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还从微观层面强调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协作分工,对细分领域发展重点提供指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

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路线图出炉

共有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意见》第四部分为“发展重点”,包括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重点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手机与新型智能终端、高端半导体元器件、物联网传感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产业。以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以市场导向提升价值链、以核心技术发展创新链,基本解决“缺芯少核”问题。继续做强做优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实现从“世界工厂”向“广东创造”转变,形成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广东沿海“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势,扩大提升炼油化工规模和水平,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条,提升有机原料、电子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和高性能合成材料、功能性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化工新材料占比,推动石化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安全环保水平。打造以湛江、茂名、广州、惠州、揭阳等为核心的沿海石化产业带,形成“一带、两翼、五基地、多园区协同发展”特色产业布局。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巩固扩大空调、冰箱、电饭锅、微波炉等家电产品世界领先地位,做优做强电视机、照明灯饰等优势产业。推动传统家电、小家电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以广州、深圳、佛山为核心的创新网络和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以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湛江等为核心的制造网络。形成全球领先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集群

坚持传统与新能源汽车共同发展,推广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扩大高端车型比例,提升新能源车比重。建立安全可控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显著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结合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立足现有汽车产业园区基础,优化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为重点的汽车产业区域布局,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先进材料产业集群

推动现代建筑材料、绿色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材料、稀土材料等先进材料向规模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提升关键技术水平和高端产品。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惠州、东莞、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云浮等地形成若干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巩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地位,力争迈入世界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行列。

★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

推动纺织服装、塑料、皮革、日化、五金、家具、造纸、工艺美术等重点行业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与新技术、新材料、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发展智能、健康、绿色、个性化中高端产品,培育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创新创意中心,以沿海经济带、各特色产业集聚地为重点的先进制造基地网络。形成国内领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轻工纺织产业集群。

★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基础软件,重点突破CAD、EDA等工业软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平台软件实现突破和创新应用。强化广州、深圳等中国软件名城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云浮等地市大力发展特色软件产业,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应用,加快培育自主软件产业生态。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高地。

★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支持发展OLED、AMOLED、MicroLED、QLED、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石墨烯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推进摄录设备、核心芯片、内容制作、编解码、信号传输、终端显示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以建设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发展试验区为契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超高清视频产业各有侧重、紧密协作,带动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发展区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巩固国内领先优势,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

推动精准医疗、智慧医疗、海洋医药、医养融合等新业态发展壮大,在岭南中药、化学药、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领域形成若干个优势产业。在精准医学与干细胞、新药创制、生物安全、生物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创新集聚区。布局建设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加快进位赶超,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粮食、岭南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饲料、特色食品及饮料、花卉、茶叶、现代种业、调味品等产业。聚焦菠萝、荔枝、茶叶、柚子、生猪、深海网箱养殖等优势产业区(带),推动集群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聚力发展烘焙、凉果、糖果、腊味、特殊膳食等特色食品,加快发展中央厨房、即食食品、速冻快消食品等潜力新兴食品。科学布局“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平台,重点推进数字农业试验区等“三个创建”,推动数字农业产业园区等“八个一批培育”,打造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重点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加快推进EDA软件国产化,布局建设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积极发展先进封装测试。着重解决“缺芯少核”问题,保持芯片设计领先地位,补齐芯片制造短板。以广州、深圳、珠海等为核心形成两千亿级芯片设计产业集群,做强广州、深圳特色工艺制造,加快深圳、珠海、东莞等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发挥广东应用市场规模大的独特优势,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推动集群企业与科研单位、用户单位协同创新,着力突破机床整机及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等产业发展瓶颈和短板。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阳江等地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突出的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

★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以需求为导向,培育一批深度应用场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等产业,集中力量突破减速器、伺服电机和系统、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开展机器人研发创新,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市建设机器人生产基地,其他各地市做好产业配套。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产业创新、研发和生产基地。

★区块链与量子信息产业集群

突破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算法、跨链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底层架构,推进可信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自主可控和互联互通等关键要素,完善标准体系;强化区块链技术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打造全国领先的产业集聚区、创新引领区、应用先行区,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开展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与计量、量子网络等新兴技术研发与应用,建立先进科学仪器与“卡脖子”设备研发平台,打造全国量子信息产业高地。

★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低维及纳米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电子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加快先进研发、测试和验证等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提高关键原材料、高端装备、先进仪器设备等的支撑保障,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东莞、湛江、清远、潮州等地打造各具特色的前沿新材料集聚区,巩固综合实力全国前列地位,在若干领域实现引领全国发展。

★新能源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等新兴产业,推进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利用,助推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保持非化石能源消费全国领先地位,逐步建立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重点打造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建设珠三角太阳能制造业集聚区,培育广州、深圳、佛山、湛江、茂名、云浮等地市氢能产业基地,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前沿/领先原创性技术、高性能激光器与装备、增材制造装备与系统、应用技术与服务等,突破基础与专用材料、关键器件、装备与系统等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地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船舶、核电、模具、新能源、量子信息、医疗器械、文化创意等领域实现产业创新应用与融合。巩固国内领先优势,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5G、AI、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深度应用,巩固提升游戏、动漫、设计服务等优势产业,提速发展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创意头部企业和精品IP,高标准建设一批省级数字创意产业园等发展载体,形成以广州、深圳为核心引擎,珠海、汕头、佛山、东莞、中山等地特色集聚的“双核多点”发展格局,打造全球数字创意产业高地。

★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集群

重点推动安全应急监测预警设备、救援特种装备、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应急物资、高效节能电气设备、绿色建材、环境保护监测处理设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水治理、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服务等跨行业、多领域协同发展。健全安全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和绿色生产消费体系。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以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带,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形成以安全应急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带,建成国内先进的产业集群。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

在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大型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等领域取得传感、测量、控制、数据采集等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的创新生态系统。以珠三角为核心重点发展中高端产品,辐射带动粤东、粤北错位有序发展,形成高中低端互补的区域协同发展布局。培育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主导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产品,基本建成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突出、重点领域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本版文图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