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创业教育汇聚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1-01-11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吴猛

深圳技术大学校园。

深圳技术大学聚龙学院成立仪式现场。

深圳技术大学营造浓郁国际化氛围。

2021年伊始,深圳技术大学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学院——聚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这一学院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以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精品项目为主导的教学先行示范学院。深圳技术大学首位全职院士刘清侠出任创院院长。

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深圳技术大学的初心与使命,作为该校的创新创业学院,聚龙学院的成立,是推进学校一流应用型技术大学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未来,这里将成为深圳乃至全国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

由学校首位全职院士担纲掌门

聚龙山下,坪山河畔,深圳技术大学迈出了新一年的新步伐。以当地聚龙山命名的聚龙学院正式揭牌,这也体现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决心与作为。

据了解,聚龙学院将在现有基础上,打造全新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分层分类、深度融合、协同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推动交叉学科融合,跨学科融通。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教育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加深对市场、产业、资本的理解,最终提升学生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能力,从而有效解决社会发展和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聚龙学院的创院院长刘清侠。刘清侠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圳技术大学表面与界面前沿科学与应用工程中心主任,也是深圳技术大学引进的首位全职院士。

“深圳技术大学一直以来都秉持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校企合作密切深入,‘创新创业’是学校与生俱来的底色与基因。所以,深圳技术大学聚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的成立,可谓水到渠成。”刘清侠表示。

以刘清侠为学术带头人,聚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了一支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业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旨在建成国际化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基地。

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这是聚龙学院的创办宗旨。学院将在开展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研发中培养创新创业高尖端人才,在产业孵化中凝聚人才,在金融投资中加速提升人才,并在创新中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在揭牌仪式当天举行了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多名海内外院士参与论坛,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并对聚龙学院的成立寄予厚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圳技术大学成立聚龙学院,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对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的发展,意义很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志镇指出。

四大平台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方案

在初期规划中,聚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将主要建设四个平台:教书育人平台、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产业孵化平台和金融资本平台,多平台叠加厚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沃土。

聚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以“1+3”的国际化模式培养聚龙学院英才班的顶尖应用人才,打造以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精品项目为主导的教学先行示范学院。

依照计划,聚龙学院英才班将在学生完成大学第一年的课程后,从全校范围甄选不同学科的优秀学生。入选英才班的同学,在学习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在学院导师和工业导师的指导下,参加多学科交叉科研项目,并可获得到国际顶尖大学合作培养的机会。在创新和实训中培养和发现人才,在产业孵化中提升人才的素质,在金融资本的初期运作中培养和锻炼“双料”人才。

在英才班的坚实基础上,学院将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科研和教育平台,整合国际国内优质硕博资源,培养专业硕士、博士,探索2年技术大学培养、2年联合培养、1-5年国际国内顶尖院校联合培养的硕博人才培养模式。在满足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上,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另外,聚龙学院还将开设高等培训班和聚龙论坛。高等培训班将根据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求,聘请国际和国内的知名专家、行业协会成员,为企业培育掌握技术、了解前沿的一流应用型人才。聚龙论坛则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大咖到学校开设讲座和高峰论坛,为师生讲授尖端知识。围绕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挖掘研究前沿新思路,拓展国际研究新视野。

科研方面,学院将打造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根据深圳技术大学的发展,聚龙学院计划成立5个多学科交叉科研创新中心,包括“智能+技术创新中心”“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新材料新能源开发创新中心”“大健康及医药研究中心”“工业和文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通过“学科际”或“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寻找科学新的突破点,尝试综合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

产业方面,依托聚龙学院打造的产业孵化平台,将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创新创业全方位支持。深圳技术大学的产业孵化平台是为了全方位、多层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而建设的创业孵化基地。现有面积约600平方米,建设有创客工作室、路演展示厅、沙龙分享室、创业办公区、创业咖啡屋、创业服务区、创客种子孵化营等7个核心区域,可同时容纳约25个创业团队开展创业体验和创业实战。

在资本方面,学院将对接金融资本平台,为孵化的企业提供投融资解决方案和面向资本市场的融资产品的链接和推荐,促进孵化企业的优化资源配置、节约财务和生产成本、保障创业初期的资金安全、提升运行效率,为创新企业的初期发展提供丰富的融资服务。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聚龙学院的成立,是深圳技术大学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如何培养出既扎根中国大地又拥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从2016年1月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筹建技术大学至今,学校一直在积极思考这一问题,并作出努力的探索:

2年前,深圳技术大学成立了创业创客与就业指导中心,对标德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双创课程教育、创业项目培育、创新创业赛事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引导学生在实战中提高专业技能、锤炼创业本领。目前,学生创业园在园孵化项目49个,资助经费达725万元,参与学生近500人,申请专利23项,注册成立公司9家。

“深圳技术大学是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的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这两天我在深圳技术大学参加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钱逸泰在聚龙学院揭牌仪式上表示。

从创立至今,深圳技术大学一直致力于构筑一套深具“深技大特色”的人才培育体系,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训方式、国际交流、文化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呈现出了开放、多元、前瞻的特点。

根据《〈中国制造2025〉深圳行动计划》、珠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深圳技术大学配置相应的学科,如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互联网、城市交通与物流、新材料与新能源、健康与环境工程、工程物理、质量和标准学院等。

为更好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与国外高校及机构开展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引进师资力量,共建实验室、联合成立测试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

学校采取“教授负责制”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即进入实验室,跟随教授学习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秉承“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放眼全球”理念。

在师资方面,全球揽才建设专业化高水平教师队伍。从德国、瑞士等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专、兼职高水平教师;从企业、产业界引进高水平技术骨干,致力于打造一支既有突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技术开发及应用经验、有技术大学特色的师资队伍。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成效目前已初步显现。2020年,学校师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荣获省级以上奖项84项,全国“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实现了获奖项目零的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显著成效。

“对深圳而言,创新是长期贯穿发展的主线,对技术大学而言,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必修课。”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说:“聚龙学院成立后,学校将依托学院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扶持力度,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师资配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与企业间的平台建设合作,努力营造一个创新有潜力、创业有动力、创造有活力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深圳技术大学2020年加快创新步伐

勇攀科技高峰孵化丰硕成果

在岁末年初,回望过去一年,深圳技术大学各项事业发展亮点不断——学校成为广东省率先全员返校复课的高校;本科招生迈上新台阶,2020年广东理科录取线名列全省第九;同时,学校发挥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探索技术成果孵化育成体系建设,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成效凸显。

科技创新频出硕果,师生参与各项赛事喜讯连连。学校的创新教育,为这一年交上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

多项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团队和平台共建、横向与纵向项目看齐、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去年,深圳技术大学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探索技术成果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从制度制定、平台建设、专利申请等领域都颇具亮点。

学校出台了《深圳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创办企业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在这一年里,学校已初步建立起由技术大学、坪山区政府及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应用的组织载体。

2020年7月,深圳技术大学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在坪山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揭牌成立。中心负责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专利运营管理、大学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管理,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目前已有先进裸眼3D显示及芯片设计中心、液体分离工程实验室、机器视觉技术研究所等14家研究机构(包括研究所、研发中心、工作室等)入驻,多项技术成果在此转化落地。

2020年,学校多项技术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上,科技“种子”蓬勃萌发,枝繁叶茂:

100W工业级全固态紫外皮秒激光器是由技术大学阮双琛教授带领研发团队,与大族激光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皮秒种子源,脉冲宽度10ps以下,采用MOPA放大技术,结合多级光纤固体放大、光束整形以及非线性转换技术,获得单脉冲能量高达88μJ、功率大于100W的高功率皮秒紫外激光输出,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2月20日,学校柴广跃团队的“基于荧光型白光LED的可见光以太网通信系统”通过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授权深圳市专家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在传输距离和信号覆盖范围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是他们首次看到的最接近实用的可见光通信系统,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去年技术大学还研发了“Yb:KGW固体飞秒激光再生放大器”“8寸大面积多晶金刚石片”“裸眼3D电视生产与图像处理技术”“汽车轮胎全息视觉检测系统及设备”“纳特级智能矢量磁传感器”“柔性线路板(FPC)卷对卷AOI设备”“超强超短涡旋激光产生及应用”“货车内轮差盲区生命探测与智能防控系统”等多项成果,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学校去年多项成果成功申请专利,包括授权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外观专利36项。在2020年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学校有65项技术成果参展。

“自制实验仪器设备”亮点纷呈

在科技攻关的同时,“自制实验仪器设备”项目在深圳技术大学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

“自制实验仪器设备”是指由在校师生自行设计、自行加工制造,或将既有独立设备设计加工后组成新系统的专用仪器设备。主要面向教学科研前沿和产业重大需求,根据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研制开发有针对性、创新性的仪器设备。

为何要“自制”实验仪器设备?对深圳技术大学这样一所新兴的应用型技术大学而言,与科技发展创新相配套的科研需求、与产业前沿需求相对标的人才培养要求,都决定了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不能只依赖于成套购买。因此,“自制实验仪器设备”专项项目从诞生以来就受到高度重视,也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2019年1月,学校制定《深圳技术大学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由校国有资产与实验室开发管理部和各学院共同组织专家队伍对设备的技术水平、可靠性、功能、稳定性及综合效益进行鉴定,完善立项、评审、验收等各项流程。

在团队组成方面,学校大力鼓励老师带领学生一同进行实验仪器设备的自研自制。学生是否切实参与项目,成为项目能否顺利获批专项经费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大家或许对飞秒激光并不陌生,平时常听到的近视眼矫正手术就是通过它来实现的。我们成功研发了飞秒激光精密铣磨全瓷牙设备,让这项高精准技术又多了一个用武之地。”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教师何正娣带领学生开发了牙科修复物制造用超快激光精密铣磨设备,解决了传统金刚石刀具铣削制作全瓷牙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刀具损耗问题,相关科研成果已在Ceramic International等国际期刊发表,申请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2019年初,深技大自制实验仪器设备项目共立项11项,资助金额215万元,参与学生44人次。经过两年的自研自制,至2020年底,立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9项已能很好地服务于日常科研和教学工作,并诞生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实用发明专利1项,论文4篇,成果显著。

经专家评审,新一批自制实验仪器设备项目已有25项初步达到立项要求,预期学生参与人数将达到153人次,总资助额度超过500万元,创下新高。

在学校看来,自制实验仪器设备一方面带动师生亲身参与仪器设备研制、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要,一方面以高校科研力量助推符合产业需求的新型仪器设备研发。对于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工程物理学院教师梁德志表示,在带领学生进行热机循环仪器的初步设计与改进中,实验结合了力学、热学、电学、机械控制领域的交叉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基础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闻葭李晓谋姬建丽)

专家寄语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中骐:

聚龙学院是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而设立,如同深圳技术大学的命名一样,这所学校强调“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理念。“科学”和“技术”是两个概念,科学是技术创新的基础,但是把科学的规律用到技术上,去解决我们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来造福民生、推动社会发展,这是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深圳技术大学是对标德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符合当前中国发展需求的。可以看出,新成立的聚龙学院师资实力非常强。我认为聚龙学院以及深圳技术大学都是非常有前途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钱逸泰: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深圳市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创新发展的典范。深圳技术大学是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建设的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这两天我在深圳技术大学参加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深圳技术大学要建立聚龙学院,我认为应该重视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在重要的基础课程加入创新的内容;二是要有运转良好、收费合理的共用测试平台,使广大师生都能有机会平等使用,为师生提供了创新的条件;三是改进考试体系,笔试分数应有梯度,要增加科学的口试课程,有利于学生科学演讲能力的培养。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矿冶与石油学会会士徐政和: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如今工程教育的一个趋势。国家正在推动新工科的教学模式,新工科强调通过实践,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去学知识。

聚龙学院的成立对深圳技术大学在创新创业领域去培养人才,帮助将师生的研发用于实际应用,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本科阶段就进行这样的训练,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创新创业能力的发挥,需要学生自身打好非常扎实的基础,高水平的学术导师也是必不可少。南科大工学院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相信两个学院今后会有很好的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志镇:

深圳技术大学成立聚龙学院,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对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市乃至广东省的发展,意义很重大。

创新创业,人才是核心。创新创业人才如何培养?我认为应当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培养创新知识能力,注重个体化、差异化、多样化学习;二是培养新技术开发能力,为产业发展掌握关键技术;三是培养创业能力,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掌握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和创业思想,为社会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在阮校长、刘院长的带领下,相信聚龙学院将助力深圳技术大学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谱写学校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席教授张宏:

聚龙学院是深圳技术大学开拓创新、倾力打造的创新创业学院,希望聚龙学院成立后,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之路,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也希望深圳技术大学坚持自己,办一所中国最好的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