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火炬中心日前组织开展2021年度众创空间国家备案工作,引导和推动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11月17日,记者从深圳市科创委获悉,深圳市2021年度众创空间国家备案工作已正式启动,目前深圳共有110家通过上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复核的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指为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提供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积极利用众筹、众扶、众包等新手段,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为服务特色,实现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运营的创新创业平台。
《国家众创空间备案暂行规定》显示,申请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包括发展方向明确、模式清晰,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设立专门运营管理机构,原则上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营时间满18个月。拥有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服务场地,或提供不少于30个创业工位。同时须具备公共服务场地和设施。提供的创业工位和公共服务场地面积不低于众创空间总面积的75%。年协议入驻创业团队和企业不低于20家,入驻创业团队每年注册成为新企业数不低于10家,或每年有不低于5家获得融资。每年有不少于3个典型孵化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国家备案并不是终身制。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进行动态管理,并适时开展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考核评价工作。今年3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对238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资格条件进行了复核,135家众创空间被取消国家备案资格。
据介绍,今年的众创空间国家备案工作将重点支持四类众创空间,包括依托当地产业优势或围绕大企业主营业务方向建立,服务于产业链创新的众创空间;服务于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硬科技创业,以创业孵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业务的众创空间;具备“投资+孵化”功能,能够搭建有效投融资渠道,高效对接各层次资本市场的众创空间;具备较强科技创业孵化服务能力,能够带动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众创空间。
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可以在11月22日前通过“科技部政务服务平台”进行申报。 (首席记者 王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