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学生们在中国科技馆设立的地面主课堂听课。当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透露,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
“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看到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现场给我们授课,真的是大开眼界。”澳门东南学校高一学生黄景培说。
9日下午,黄景培和约170名澳门中小学生一起,在位于澳门科学馆的分课堂,参与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天宫课堂”,并代表澳门的学生与航天员们连线提问。
近一个小时的“课程”,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让课堂里不断响起“哇哦”的惊呼声和热烈掌声。
当天,澳门特区政府教青局还组织全澳逾一万名学生在校内通过电视和互联网收看了太空授课直播。不少学生表示,有机会观察到太空中远离地球引力的各种现象,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回忆。也有学生表示,活动不但加强了对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认识,更增强了对国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后续,“天宫课堂”将持续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积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和文化,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