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向全球科创人才开启“机遇之门”

发布时间:2021-12-13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王营波

在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上,加强科技合作已经成为粤港澳三地的共识。来自全球各地超过百位院士专家齐聚线上线下,推动粤港澳三地和全球科技合作。

今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排名第12位,较2020年上升2位,排名再创新高。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中国香港-广州地区位列第二位,确立了大湾区全球创新领先者的地位。

今年8月,中国香港运动员李慧诗在东京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夺赛中夺得铜牌。她的成功,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贡献的科技力量。据悉,近年来香港科技大学运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助力香港自行车队提升成绩,其中大量运算通过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广州中心进行。

更广泛的科技协作热潮正在不断形成。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院长高民说,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了协同创新的步伐,一是解决了科研资金过境的问题,提升了跨境协作效率;二是实现了数据联动和科研设备的共享共用,过去五年,仅香港科技大学就有超过200名老师使用过国家超算中心广州中心;三是推进基础科研、原始创新向产业化转变,尤其是依托大湾区,顶尖大学和一流企业积极合作,优势互补,让科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涛表示,近年来中国科学院积极贯彻党中央部署,充分发挥体制化、建制化优势,坚持开放合作与协同创新,与广东省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落户大湾区,为国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坚实的力量。

在“湾区之心”广州南沙,一个个服务大湾区和全球的“孵化器”正冉冉升起。规划99平方公里的南沙科学城,面向深海、深空、深地等科技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2018年落户南沙,着力解决大湾区岛屿和岛礁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关键核心科技难题。目前已汇聚16个院士团队、53支海洋领域高层次科研队伍。

近年来,南沙为持续助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促成青创项目与区内企业开展合作,将南沙打造成为港澳青年的“创业乐园”。广州市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董可说:“当前,南沙积极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打造高品质港澳青创基地矩阵,落户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10家,签约入驻创业团队超300个,其中港澳青创项目240个。”近年来,南沙吸引和集聚国际高端资源,成为国际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的永久会址能够选择落户南沙,我们深受鼓舞、倍感荣幸。”董可表示。

在大湾区,一扇扇机遇之门正为全球科技创新人才开启。(记者 严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