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创业就业,打造“创业之都”
制定创客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提供综合服务,鼓励创业实践,打造“创业之都”。依托华强北硬件生态系统,扶持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打造中国乃至世界最具活力的“创客天堂”。建立公共的开放性创业平台,降低创业门槛,深化与市场新型创新服务机构的合作对接,打造创业者的“圆梦加速器”。鼓励多元化资金参与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等服务模式,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多举措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在“十三五”期间创建70家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服务,促进创业者成功创业,力争2020年我区滚动孵化初创企业8000户,带动就业28000人,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营造“乐业之区”。积极与社会组织沟通,通过与社会力量携手合作,探索打造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投资运行的创新型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推进劳动就业服务实现“互联网+”,完善“就业一点通”信息系统,促进困难人员就业。健全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促进人才技能再提升。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分配劳资双方共决机制,使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制定福田区和谐劳动关系行动计划,以劳资双方需求为导向,创新普法工作,开展形式多样,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劳动法规普法工作。推进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项目建设,每街道至少创建一个示范园区及示范点。推行“定向回访”新模式,提升调解服务水平,变被动为主动,把握企业劳动关系的动态,最大限度地预防劳动争议纠纷的发生。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劳动争议内部调解机制,劳动争议案件化解于企业内部。推广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社会力量调解和法律服务、心理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矛盾纠纷“集成化解”模式,维护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福田区人才发展
重点行动计划
现代服务业人才集聚行动计划:引进金融、会计、律师、评估、公证等专业服务业国际高端人才,到2020年各类金融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以上;吸引法律、会计、设计等在香港和内地顶尖专业服务业机构50家,力争引进1000名左右专业服务业高端人才,每万人拥有律师数量力争达到45人左右。
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扶持行动计划: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研发水平的孵化项目,汇聚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业背景雄厚的高端人才和团队,至2020年引进“千人计划”、“孔雀计划”等领军人才10名以上,全区每万人专利申请数量力争达到120件左右,全区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5000人。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行动计划:以企业领军人才为重点,至2020年举办针对国有企业、民营骨干企业、股份合作公司的人才专题培训等活动30期次以上,覆盖1000家以上的辖区重点企业,培训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
教育名师造就行动计划:引进培养一批国内外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至2020年培养和造就10名在国家、省、市享有较高声誉的名校长,100名左右在学科教学与研究方面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名教师。
卫生人才梯队建设行动计划:加强与高等院校、境内外品牌医院合作,至2020年培养引进10名医学领军人才,50名学科带头人,250名具有专业特色并有较高诊疗水平和研发创新能力的医学骨干人才。
文体精英汇聚行动计划:以建设文化体育强区为目标,至2020年引进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
社会工作人才发展培育行动计划: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至2020年全区万人持证社工数量达到10人以上,中级社工师占社工专业人才总量比例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