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实现文化治理现代化,建设更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文化强市,必须进一步提升文化治理能力。一要突出城市主流文化的目标定位。市第六次党代会鲜明提出:“不断壮大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体现了文化治理战略方位的前瞻性、先导性和示范性。创新型文化强调以创新为城市之魂,在现代新价值观念的创造和输出上保持领先。智慧型文化强调以追求知识和理性为旨归,学习型、知识型城市建设成效卓著。包容型文化强调尊重文化差异,对多元文化兼容并蓄。力量型文化强调保持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确保文化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辐射力。
二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民生福利水平。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是文化治理深入市民的核心内容,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基本成效。创造更多的文化享受条件;最大限度地提供老少皆宜、各得其所的参与文化活动的条件与氛围;开展文化创造,使市民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潜能得到极大发挥。
三要彰显经济特区的特色与责任。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始终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承担者、先行者,文化治理的责任和担当就是要通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强“文博会”、“设计之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国家级、国际性平台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四要促进文化流动和开放包容。形成开放多元、创新包容的城市文化特色,是实现文化共治善治的关键标杆。必须使文化发生更大的碰撞和融合,在更大的空间中寻求和配置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文化发展的市场开放度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文化治理的外延式发展。
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必须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办就办成、滴水穿石”的作风,抓紧抓实抓细。全市社科理论界要坚持引领先行,做到带头认真学习、带头发出声音、带头开展宣讲、带头深入研究,集中精力、振奋精神,把握导向、营造氛围,推出一批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评论、言论,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高潮,大力营造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舆论声势和社会氛围。同时,要紧紧围绕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5周年为契机,加强新型公共智库建设,加快打造“深圳学派”,继续编辑出版好《深圳学派建设丛书》和《深圳改革创新丛书》,加强对深圳改革发展的总结提升,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进一步提升城市学术对话能力,不断壮大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城市思想理论的厚度和学术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