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头版发文点赞深圳: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

发布时间:2016-08-16来源:人民日报编辑:唐娜

质量推进转型升级

7月,在深圳比亚迪公司的展厅里,“秦”“唐”“宋”等新能源车型吸引了访客们的目光。百公里加速时间5秒以内、全面电四驱、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唐”的各项指标在新能源车领域一马当先。然而,早在成立之初,比亚迪的主要业务曾是手机电池组装、代工手机部件。2003年起,比亚迪转投汽车领域,潜心研究,并在电机、电控等领域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成本优势到技术优势的转变。

比亚迪的转型,是深圳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圳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核心技术的更新换代。2015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296.9亿元;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同比增长40.8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5万件,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4.05%,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许多过去的优势行业,都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迫切以创新驱动来破解困局。日前,深圳外贸企业一达通宣布2016财年出口额突破150亿美元,逆势增长超过150%,迈入全球领先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行列。

一达通逆势增长的动能,来自对传统外贸行业需求的进一步挖掘。公司与不同行业机构合作,瞄准中小外贸企业的痛点,整合提供通关、物流、退税、外汇、融资等高效率低成本的外贸综合服务,在服务上实现了“质”的提升。“一达通是车厂,合作伙伴就是4S店。通过合作,我们形成了外贸服务的互联网生态圈。”一达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转型成效显著:2011年,一达通在全国一般贸易出口中排第九十四位,2014年排名上升至第三位,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

除了传统行业逆势突围、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近年来,深圳着力打造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四路纵队”,并且以质量标准累计淘汰低端落后企业1.7万家,进一步提升了产业质量和产业整体附加值。目前,深圳形成了“三个为主”的产业结构,即经济增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6.1%;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69.3%。这些有力支撑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