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企业雁阵引领“风口”起舞

发布时间:2017-08-18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方之颖

大众创业,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深圳创业,适合“草根”。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方先洋两年前创立深圳市安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当时公司只有4个人,自主研发及提供车联网产品。由于契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安煋的产品很快获得千万元融资,企业越做越好,先后搬了三次家。

“深圳处处充满浓浓的创业氛围,这样的好地方,很难再找到了。”方先洋向记者展示最新研发出的智能ECT,只要通过语音就能实现充值、点歌、导航等功能。他兴奋地说,公司最近又获得A轮千万级别的融资,预计今年可以实现数亿元的销售额,明年有望达到20亿元。

创新资源聚集,创业实现加速度。同样是在深圳湾创新广场,记者从安煋公司出来几百米处,就能看到“联想之星”星云智能加速器,这里几十个创业团队分别“占领”着一个个阵地,埋头研发。在星云智能加速器一个工作间,深圳市灵犀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十多名年轻“理工男”,正对着一个个小机器人摆弄着。灵犀机器人创始人向艳清告诉记者,公司最新创业项目是ZERO机器人,用于教育和娱乐。他对创业环境很满意,因为周边都是创业团队,可以互相交流,同时智能硬件创新所需的各种零件,可在供应链齐全的深圳及珠三角各个工厂“配齐”,而且还有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尽管目前已“烧”了500万元,但他并不急于融资。“先把基础性的产品和销售做好,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他坦言。

一片火热的创业景象,令人动容。星云智能加速器运营总经理王君穿梭于一个个团队中,忙得团团转。自称为创业团队“服务者”的她说,作为首家入驻深圳湾创新广场的“加速器”, 其深圳湾运营中心入孵项目已达91家,其中A轮及以上项目超过30%,总估值达38亿元,被誉为人工智能的“超级舰队”。

大众创业的吸引力,让原本在“巨舰”怀抱的人,选择“另起炉灶”。乐信集团CEO肖文杰就是如此。2013年7月,时任腾讯财富通的产品总监他准备离职创业,这是他在腾讯的第五个年头。腾讯系是创业圈中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这样的光环让肖文杰在创业之初相对顺利。乐信集团的天使投资方险峰资本从北京飞到了深圳找到了他。险峰资本认为,肖文杰是腾讯的班底,对投资人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实证明了投资人的眼光,在深圳优良的创业创新环境下,短短4年时间,乐信成为中国最快实现年销售额破百亿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去年全年乐信集团总交易额近300亿元,总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800万,实现人工智能在获客、风控、资产匹配等环节的系统化应用,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乐信的智能金融应用已领先全国。目前,乐信集团估值达到200亿元,这个数字在深圳算得上是腾讯之后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对标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等著名科技创新城,深圳在全球创新版图上写下清晰的坐标点。在众多初创企业中,淘米科技是一家具有朝气的年轻企业。淘米科技的创始人梁佐鑫辞掉高薪职位下海创业后,在智能硬件领域开疆拓土,手握大量运营商资源的他在业内风生水起。至2015年,随着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突破性发展,梁佐鑫看到人工智能行业已站在“春天的风口”,目前带领团队在智慧军警、智慧酒店等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力,开辟全新“蓝海”。

一座勇于创业的城市,赢得尊重。“10年内,深圳将成为中国硅谷。”美联社在关于深圳创新发展的报道中指出,“深圳将引领中国经济,创新模式吸引年轻人。”据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的“创业风云榜”上,深圳上榜企业数量最多,创业者中80后占据主角,深圳拥有9席,85后占据5席。

营商环境优越,深圳成“创业之都”。深圳不断深化商事登记改革,先后推出“多证合一”、“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股权变更登记不再将公证书作为必要材料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目前,深圳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86.6万户,商事主体增长幅度全国第一。截至7月25日,今年新登记商事主体33万户;创业密度全国最高,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0户,拥有企业137户。

创新企业,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

国际权威的《经济学人》曾撰文称,要研究深圳创新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创业企业的视角去观察它。

深圳90%的创新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生产于企业……一直以来,深圳著名的“六个90%”,诠释着深圳的企业创新特色。

在南山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3D摄像传感领域的领跑者——奥比中光创始人、董事长黄源浩脸上洋溢着自信。“手机内置3D摄像头将成为标配,3D传感正处于行业发展的巨大风口。”黄源浩告诉记者,业内普遍认为全新一代的智能手机其核心的技术革新为内嵌前置3D传感器,用于面部识别、3D建模、拍摄增强、AR运用、手势感知等。国产手机大厂对于3D成像需求非常迫切,跟进意愿极强,已经开始寻找结构光方案合作商,而奥比中光正好弥补了这一缺口。

“要将3D传感器缩小放到超薄的手机里并非易事,从固定端到移动端,还要解决可靠性、一致性、可量产性等一系列问题,这些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做到了。”黄源浩说,经过检测,第二代3D传感器的效果、体积、速度、体验等各项指标在全球领先。从基础器件到关键零部件的定制,从光机电系统开发到方案集成优化,从整个产线规划到自动化设备,全链条都是自主研发。

目前,奥比中光自主研发的3D传感器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唯一量产,全球继苹果、微软、英特尔后第四家量产消费级3D摄像传感器公司。公司与全球超500家公司达成业务合作,全球10家世界500强企业使用奥比中光的3D传感器进行产品开发。

其实,5年来,以创新驱动推动城市发展的深圳,正在发生着“质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81%升至2016年的4.1%,研发投入强度全球仅次于以色列。2016年,深圳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约2万件,增长47.6%,占全国的46.6%,连续13年稳居全国首位。

深圳创新型企业辈出。前不久,深圳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GenoCare在深圳正式发布。该款测序仪是目前全球准确率最高且唯一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占据全球基因产业的创新制高点。

“未来只要100美元,你将拥有一张基因身份证。”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建奎说,该款测序仪在光学和生物制剂等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能够直接读取最原始的DNA或RNA分子序列,量产后测序价格有望降到100美元,打造每个人专属的“基因身份证”,可用于疾病诊断、精准治疗和健康管理等领域,甚至可以从基因角度来甄选运动员和宇航员。中科院院士陈润生表示,贺建奎团队历时5年将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由设想变成现实,极具创新创业的示范意义和人类生物医学发展的历史意义。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科技创新早已成为深圳闪亮名片。事实上,深圳提倡政府解放市场,市场解放企业,企业解放生产力;企业是市场主体,企业创新是基础,把基础放在企业。《福布斯》曾这样评价:深圳是自发性创新的代表;开放的经济格局以及市场经济先行一步,使得创新成为企业的内生动力,而不是政府的政绩行为。

政府“助攻”总是发生在关键时刻。当全球经济处于低迷之际,深圳出台创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吸引人才等三大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科技部重大专项“十三五”规划编制专家组组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表示,深圳敢于自我突破,出台三大政策,特别是把企业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作为核心支撑力量加以扶持,政策方向非常对路。因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是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就是提升地区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竞争力是深圳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形成梯次创新企业链条。这个链条上,华为、中兴、腾讯等大型知名产业巨头领跑,大疆、柔宇、优必选等研发型创新科技企业新锐,以及大批细分行业“小巨人”,形成了丰富的创新梯级层次,源源不断地为深圳注入创新活水。目前,我市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8037家,5年增加近6000家,形成了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