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优服务 凝心聚力促就业

发布时间:2020-11-30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吴猛

深圳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来深建设者就业服务工作。

深圳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来深建设者就业服务工作。

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积极与各省广泛展开劳务对接,为企业及务工人员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就业是民生之本,深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为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了深圳贡献。截至目前,深圳全市实际吸纳外来劳动力突破1000万人,来自广东、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福建、安徽、广西等地。深圳多措并举优服务,张开怀抱,让每一位来深建设者在深圳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四免”等举措促就业稳定

深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着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统筹做好包括来深建设者在内的重点群体就业。为适应劳动者多层次就业需求,深圳市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全力为广大求职者打造全方位、全覆盖、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包括为来深建设者提供普惠性就业政策和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为包括来深建设者在内的广大求职者提供免费政策法规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四免”公共就业服务。

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兜底作用,每年定期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助残招聘会、技术技能人才招聘会等各类大型主题公益招聘会。

“在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会上找工作,不仅免费,而且安心。”一名在“春风行动”招聘会上求职的来深建设者说。“春风行动”是深圳每年面向来深建设者就业服务的“重头戏”,在满足春节后用工单位的招工需求、帮助广大求职者实现就业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受疫情防控影响,今年的“春风行动”公益招聘系列活动暂停线下举办,为缓解企业招工难、求职人员应聘难的问题,深圳打造“春风行动”公益线上招聘会,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求职者可以通过“深圳人社”微信公众号或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https://hrsspub.sz.gov.cn/ggjyfw/)了解职业信息,还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进行求职登记,让来深建设者“求职有门、就业有路、困难有助”。

“今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完全没有举行线下招聘会。我们采取市、区、街道‘三级’联动,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网上招聘等公共就业服务。”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100%全流程“空中双选”模式,提供空中宣讲、视频面试等多元化服务,实现用人单位与求职者高效沟通“零接触”。

积极开展省外劳务对接

招聘送到家门口拓宽来深就业渠道

“家门口就可以找工作,还是政府组织的招聘会,不用深圳汕尾来回跑,便民!”在9月26日的2020年深圳·汕尾“南粤春暖”招聘会,求职的汕尾小青年兴致勃勃地寻找心目中的岗位。这场为期两天的招聘会提供了财务主管、品检员、结构工程师、销售、机修电工等就业岗位2100多个,参会企业包括强大创新科技、智联泰投资集团、实锐泰科技等企业。

“为了进一步加强深汕两地劳务帮扶合作,缓解深圳企业用工缺口,促进汕尾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我们前期做了很多工作,摸底当地劳动力情况,精心挑选我市符合用工标准、待遇优良的企业参会。”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面对面洽谈,企业收到前来应聘的求职资料192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107人。

据介绍,“南粤春暖”系列招聘会是我市就业服务的品牌,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促就业,搭建深圳企业与汕尾劳动力跨地区对口帮扶劳务合作平台,有效增强汕尾市劳动力赴深就业意愿,进一步丰富我市跨地区人才储备。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省外劳务对接工作,拓宽来深就业渠道。尤其是今年年初多地交通受疫情影响,务工人员返深不畅,用工短缺情况突出。市人社局主动出击,联系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区,及时成立7个包干组,各组均由1名局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对外6个省、对内10个区的协调组织工作,建立起“市局牵头抓总、各区局具体实施,企业主动参与”的用工保障机制,与各省广泛开展劳务对接,为企业及务工人员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抽调21名骨干至局劳务对接专项工作组,全力配合做好处级干部联系各省包干落实工作,对外重点建立与劳务输出大省人社部门沟通联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对内梳理务工人员返深返岗交通专项费用支付流程,确保工作平稳运行。”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陆续组织深圳企业代表前往广西、贵州、四川、河南等地开展协商劳务对接事宜。并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机制,采取将劳务输出任务分解至各乡镇的形式,提高劳务输出效率,助力解决我市核心产业链企业用工短缺问题、务工人员返深返岗受限制问题、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此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支持湖北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6+1”劳务协作行动,围绕湖北贫困劳动力精准发力,积极促进有意愿来粤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点对点”精准输送服务

让来深建设者感受到家一般温暖

2月19日凌晨2点,两辆载着68名云南籍异地务工人员的大巴平安抵达深圳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由此拉开了深圳市复工返岗专列接站大幕。而此时,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的专车和工作人员已经在广州南站等候多时了。为了让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回工作岗位,接车工作人员协助他们进行体温监测、填写个人信息表格、进行酒精消毒、发放口罩、指导i深圳登记等。等陆续把他们送回各区各企业,已经是凌晨四五点天微亮了。

“感觉特别温暖,专车从家门口接上我们,送到火车站,下了火车又有大巴送到厂门口,无缝衔接,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旅途中的安全。”唐先生在深圳光明区工作了十几年,年后因为疫情耽误了返工,非常着急,这次人社部门组织的“点对点”接送无异于雪中送炭。

为切实做好“点对点、一站式”集中精准输送务工人员安全返深返岗工作,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统筹各区做好返粤返深务工人员接站工作,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社保大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对企业务工人员返深返岗、企业用工缺口等情况进行核实,精准摸清未返深员工名单,汇总人员返深需求,并主动对接输出地人社部门,制定“点对点”运输方案,持续开展对用工集中地区和对口协作地区点对点专列、专车运输服务,全力保障务工人员安全畅通返深返岗复工。据统计,市、区两级累计完成48趟专列、548班专车、5趟专机的组织和接站工作,安全接回返深返岗务工人员25697人。

而每年春运期间举行的“爱心福彩-资助来深建设者春节返乡”公益活动,同样体现了政府对贫困人员的关爱,增强他们对深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19年的活动以“鹏城有爱·温暖回家”为主题,资助模式分为四种,除了保持以往的汽车散票、火车团体票,为加大深圳对口扶贫地区务工人员的帮扶力度,继续开展河池和百色返乡专列和节后返深包车两种模式。

每年,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还分别在每列专列上组织派出2至3名就业骨干,提供跟车服务并送上“关爱礼包”,包括春联、充电宝、零食等礼物,同时设立“流动春风行动咨询台”,全程提供就业政策咨询等服务,护送来深建设者返乡。

“我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让来深建设者美美的回家过个好年,年后美美的回来深圳继续就业。”据介绍,今年的活动还将继续,并将于12月启动。

李文杰张曜晖张菲妮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