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涉海企业激情满怀奋进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12-29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吴猛

在深圳举办13届的中国杯帆船赛已成为享有盛名的国际赛事。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赋予深圳的新责任新使命。深圳涉海企业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奋发图强的志气、再创新局的锐气,激情满怀投入新时代“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在打响“开山第一炮”的蛇口,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工业、招商轮船、招商局港口、招商蛇口等一批实业,以科技引领,聚合产业集群,率先为南海大开发提供更多高端先进装备。招商局工业集团总经理胡贤甫说,我们将把招商工业的海外合作伙伴聚合在深圳,形成一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前海成立的研究院,对招商工业的技术和研发能力做了一个很好的整合,邀请院士团队领衔,服务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海上钻进平台被称为“海上流动的国土”。从蛇口半岛走向全国、影响全球的中集集团搏击风浪不断壮大。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王建中说,2020年,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完成了南海可燃冰试采,为改变中国能源结构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多次刷新了海工装备领域世界纪录。“蓝鲸”系列从国外的概念设计到中集独立完成基础设计、详细设计到施工设计,自主创新贯穿始终。未来,不单会有蓝鲸3号,还会有更多可燃冰等能源的开采新装备,加快经济性开采,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盐田港用18年走完了其他港口百年历程,这在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盐田港集团总裁刘南安介绍,2020年底,盐田港东港区将动工建设,一期投入140亿元,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区。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等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盐田港,船队泊靠调度、堆场智能理货、无人机巡检、360度全程监控、交通组织等构建的“智慧港口”场景,让港区作业效率和安全管理效能都大大提升。

深圳的金融综合竞争力,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以“金融+科技”为主导,以海洋为新的应用场景,深圳金融服务与科技资源优势结合的路子越走越宽阔。2020年8月,中国船舶集团与前海自贸区强强联合推动的前海中船智慧海洋基金项目正式启动,募集总规模100亿元,将聚合资本优势,孵化海洋科技创新项目,加快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前海中船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颖介绍,以海洋产业基金集群资本力量,推动有关涉海龙头企业,海洋科研院所等机构落户,然后培育一批智慧海洋产业上市公司和独角兽。

从海洋开发中获取富饶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清洁能源、渔业资源,重要而紧迫。以华大海洋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新企业,正在加速突破圈层限制,深度开发海洋资源。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民表示,海洋已知的生物有38000多种,人类现在能利用的也就是几百种,海洋生物制药药品只有14个。我们从海洋生物研究拓展到海洋食品、海洋功能食品、特殊医学食品、海洋生物制药,可以拉动中国的海洋生物向前端向后端延伸。深圳是一个创新新型城市,特别是在大鹏新区坝光国际生物谷、国际食品谷的“双模”驱动下,更多功能的海洋生物制药产品未来有望在深圳实现。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创新突破。依托我市先进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产业链条加速向海洋领域延伸嫁接。华为、中兴通讯、研祥智能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已进军海洋通讯、船舶导航等海洋领域,陆续实现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技术成果转化。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增强。我市初步聚集了一批国内外海洋生物医药领域领先的企业和科研团队,涌现出了华大基因、健康元、海王、迈瑞、北科生物等一批优秀创新型企业,持续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产业拓展提升储备发展势能。

海洋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实践探索。中广核、中集集团等海洋新能源开发总包和装备制造总部企业处于海洋新能源产业链的顶端,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海洋金融业扶持力度日趋加强。依托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与传统金融产业基础,海洋基金、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正在逐渐起步。

海工装备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球海工装备业产能出清和结构性去库存的周期下,传统的集装箱和油气平台制造订单减少,导致海工装备产业增速下降。我市企业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加强设计创新,海工装备设计逐步以平台设计为主转向多元产品设计,海工设计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业态陆续呈现,推动海工装备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风电是清洁能源中完全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相对于陆上风资源,海上风电在环境保护、输电成本、空间利用等方面优势更明显。中广核集团海上风电分公司总工程师王小刚介绍,过去10年海上风电的发展增速,达到了年均30%的发展速度,非常可观。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截至2019年底达到6.9吉瓦,全球排名第三。而广东省预计到2030年规划总容量将达到6685万千瓦,相当于10个大亚湾核电站发电的装机容量。目前,由深圳能源企业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带动了中山、汕尾等地上下游产业,形成了区域联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在东部海域,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也应用了与传统的液化天然气码头、陆域接收站料场的智慧场景。这种新型的单点系泊、船运LNG接卸模式,使海域的利用更为高效。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培葵介绍,他们已规划建设第二个泊位,可以停靠世界最大的LNG船。

服务国家战略,彰显深圳担当。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集团在“十四五”期间承担了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多个重大项目,中欧蓝色产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落户深圳,都在更大领域、更高层次推动深圳参与国际海洋发展事务。特建发集团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蔚说,“开放合作和共赢共享”是2020海博会的主题,今年的展会规模更大、标准更高、圆满成功,各方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在建设的海洋新城未来将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其核心区中欧蓝色产业园也将于欧盟等国的知名企业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在未来的5~10年提供充足的蓝色产业空间。

帆船运动是集体育运动、文化交流、船舶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海洋运动和产业发展项目。2020年11月,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组委会宣布2021-2025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将落户深圳宝安。这项赛事,与美洲杯、沃尔沃并称为世界帆联三大特别赛事,与深圳东部的“中国杯”帆船赛形成了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中国杯帆船赛组委会副秘书长钟勇介绍,13年来,每年都会有世界五大洲近230艘各国帆船队伍、超过2500名选手来参加中国杯,在国际交流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希望未来还有公共码头、游艇展览、国内制造企业总部落户深圳,以赛事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我们期待深圳未来也出现港口桅杆林立的场面。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爱海护海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牧场、海上粮仓,中国的远洋渔业船队劈波斩浪,航迹不断向大洋延伸。目前,深圳有12家远洋渔业企业,130多条远洋渔船,年捕捞量约两三万吨,占广东省半壁江山。深圳市联成远洋渔业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金烨介绍,通过民间友好往来作,以促进岛国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该公司目前在5个国家合作建立了9个远洋渔业基地,并通过深圳完整的产业链,更好的支撑“全球资源+中国消费”的战略,支撑深圳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和金枪鱼交易中心建设。

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再造一个“蓝色深圳”,将为拓展城市空间和经济新增长点提供重要依托,意涵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