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增创发展新优势

发布时间:2017-08-24来源:深圳晚报编辑:方之颖

画外音

事权下放激发基层干事热情

讲述人: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

强区放权改革破解了不对等的问题,提高了工作积极性。长期以来,市区两级重要的行政权力还是审批集中在市级部门多一些。改革后,包括规土委、住建局、经信委等职能部门的审批事权也下放到区里的职能部门,如城市更新下放的21项事权,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事热情,促使城市更新项目数量和面积都大幅增加,有效破解了老城区空间不足的问题。

目前,罗湖区登记入册更新项目87个,列入计划69个,完成区级规划审批29个,通过市建环委审批51个。竣工项目15个,在建项目24个,规划建筑面积408.13万平方米,其中产业面积332.6万平方米。

此外,事权由市级下放给区级,还精简了审批流程。例如城市更新改革工作,审批环节由25个变成12个,审批时间压缩近三分之二。同时,这项改革还破解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不便捷的问题,增强了营商软实力。

场记

深圳探索强区放权改革。截至目前,市发改委、市规土委、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水务局等部门下放事权共达108项。同时,通过市直机关调剂及新增等方式,下沉公务员编制2374名,其中1192名直接下沉各区,垂管部门下沉1182名至基层一线,有效加强了基层的承接能力,避免了“小马拉大车”。

据统计,深圳平均每天新登记商事主体由改革前335户上升到当前的1247户。截至2017年7月底,深圳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86.6万户,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40户,每千人拥有企业137户,商事主体总数和创业密度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十二五”期间,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年均增长29.7%,累计达6734亿元,是“十一五”的3.4倍,其中2016年教育、医疗支出增长都超过30%,而2017年计划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2700亿元以上,比2016年增长13.5%。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