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松阔笔焦墨原创作品再添国画魅力

发布时间:2016-06-26来源:深圳特区报编辑:蔡励敏

灵魂驾驭山和水

云雾虚实见于心

记者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发现,人们对李志松的赞誉多为他对国画艺术的思想境界与对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执着。山之灵魂有在山巅,有在山脊,有在山谷,有在山涧……目光所到之处,总有一些虚虚实实的印象。画作中扑朔迷离的云雾,让观赏者对山山水水的理解更清晰、更透彻。李志松先生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境生象外”。就是说,凡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外,还有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的虚象,这个虚象有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镜中之花,可以感受到、体验到,因而产生言有尽意无极的艺术效果。取万物之魂灵,通阴阳之分割,得日月之精华。李志松将笔从墨中抽离出来,将焦墨从水墨中抽离出来的做法,使笔墨在前而形象在后,极大程度地凸显了笔墨本身。

让艺术语言凌驾于对象之上,成为艺术的主题,这正是塞尚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李志松已经基本确立了他的焦墨山水在中国山水画笔墨系统中的意义。通过焦墨,他比任何一位前辈都更鲜明而有效地使山水画中的“骨法用笔”具有了某种相对纯粹的抽象性,渗透了心中的空灵,或厚重、结实、硬挺,或松活、苍老、遒劲的线与点,犹如交响乐中铿锵有力、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音符,其诉诸听觉的意义有时甚或凌驾于整个交响乐的主题之上,呈现空间美。事实上,李志松自己也承认开始进行焦墨山水创作是受到张仃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李志松已经基本确立了他的焦墨山水在中国山水画笔墨系统中的意义。

李志松先生的书法,几乎是与他的美术作品齐头并进的。他非常刻苦、认真,除了拜著名书画家文怀沙等一批老前辈为师以外,自己每天练字雷打不动,所以进步神速,成就显著。他的隶书、篆书稳重庄严,古朴细拙,汉文字中渗透了军威和军魂。他的行书和草书,稳健中带有飘逸,骨杆中带有柔情,颇有军队那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风。

李志松先生工作之余与焦墨山水进行着一种无声的交流,是一位躲在五彩缤纷幕后潜心钻研的艺术家。他那富有个性的作品,已经以其艺术的穿透力,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吸引着现代的画家、理论家的注意。其独创的阔笔焦墨山水画作,被书画界誉为“骨凛将校之威 ,墨涵儒雅之蕴”。